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西安的雨
  □ 金林
  西安是少雨的,正因为其少,才弥足珍贵。西安不下雨则已,一旦下起雨来,便美成一幅山水画。
  西安若在春天下雨,那便是可爱的,如乖巧害羞的小姑娘。
  一声春雷惊醒了八千多秦兵马俑。在两千二百余年的漫漫岁月里,他们镇守着秦始皇陵,护佑着西安这座有着三千一百年建城史的古都。
  西安的春雨量小时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少有淫雨霏霏,小雨能下一两天实属不易。牛毛细雨滋润着大小雁塔这两座千年古刹。荐福寺内一棵棵虬曲苍劲的古槐湿漉漉的,枝干上爬满了绿苔藓,像一块块巨大的绿翡翠。古树叶尖的雨水滴落在鹅卵石间的水洼中,滴答滴答地唱起了赞歌,和着雁塔晨钟,颂扬着大唐盛世都望尘莫及的世间繁华。
  西安缺水,但历史上并非如此,在汉唐时期,曾有过“八水绕长安”的美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就是对“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在汉长安城四周穿流。除了八水,当时的长安城内遍布人工湖泊,水资源异常充沛。大诗人李白在《灞陵行送别》里说,“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可见当时灞河水势浩荡、景色优美。到了唐代中晚期,由于战乱破坏以及自然降雨减少,古长安城的水资源日渐枯竭。到了明清时期,西安的水质进一步恶化,“八水明如练”的画面成为历史,“八水”虽存,但水量小、水质差,城内渠道废塞、水流不畅。靠近西安城墙西侧的几口“甜水井”成为当时百姓吃水的重要来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水荒”尤为严重。
  从2013年起,西安市委、市政府规划启动“八水润西安”工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如今的西安又逐渐恢复了“八水绕长安”的盛景。
  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最有灵性的东西,有了雨水,万物便有了生机。春雨中的西安花团锦簇,青山、碧水、蓝天,一切都那么清新明媚。春雨给西安这座北方城市带来了灵动的气息。烟雨蒙蒙的西安便有了苏杭的温婉和柔美,正如韩愈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安夏天多暴雨,激情四射,像热恋的情人。三伏天里,骄阳炙烤大地,柏油马路被晒化,人走其上几乎要粘掉鞋子,如同踏浪。疾驶而过的车辆影影绰绰,远望犹如海市蜃楼。傍晚时分,眼看着起了风,变了天,顷刻间,箭雨如注,倾泻在钟鼓楼那六百多年的砖瓦上。明城墙半腰砖缝里生出一株小垂柳,在风雨飘零中,感叹着世事变化犹如白云苍狗。
  唐代诗人韩偓在《夏夜》诗中云:“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西安夏天的暴雨气势磅礴、来去匆匆,急吼吼的好似八九岁的淘气孩子,常常是大兴善寺暴雨倾盆,而七里外的大慈恩寺艳阳高照,正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雨过天晴,夕阳西下,霞光万丈,清澈碧绿的护城河水泛着粼粼波光。几只白鹭时而水中站立、时而河边漫步,或俯身捕鱼、或展翅飞翔。进得钟楼,拾阶而上,登高远望,闹市风光、秦川景致尽收眼底。
  西安若是在秋天下雨,那便是妩媚迷人的,像成熟的美少妇。诗人白居易在《雨后秋凉》诗中云:“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秋雨来了,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清香气味,令人陶醉。看吧,淅淅沥沥的秋雨笼罩了华清宫。华清池畔,杨贵妃沐浴后,“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雨水冲走了贵妃的脂粉,冲不走贵妃和唐明皇那传唱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对于下雨,我无来由地迷恋,如同对待自己的初恋。每当下雨,我站在窗前,看着玻璃上的雨水丝线般流淌,心情就莫名地激动起来。夜半时分,听着雨声入眠,那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
  在牛毛细雨中,我喜欢漫步在书院门的步行街上,踩着青石板,穿梭于一爿爿出售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的店铺间,感受那翰墨飘香的文化气息。我并不撑伞,任凭雨水打乱我的头发、淋湿我的衣襟,洋溢在心中的那份自足和惬意,真是溢于言表。
  这些年,西安的冬季愈来愈干旱,难得能痛痛快快地下场大雪,偶尔来一场雨夹雪也是老天爷开恩。诗人岑参诗云:“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看那片片雨雪飞扬在孔庙和碑林的上空,浓郁的文化气息让西安城如临仙境。历经九百多年,西安的孔庙彰显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强大的根基,是多么地博大精深;碑林四千余件碑石、墓志则体现了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璀璨隽永。
  不论雨落在西安的哪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这是别的城市羡慕而不可得的。你若来西安,碰巧遇到了下雨,那你真是太幸运了,西安的美景会让你流连忘返。
  我喜欢下雨的日子,喜欢西安的雨天和雨天的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