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古代“高考”录取通知书
  □ 卜庆萍
  高考已经结束,莘莘学子就要手捧高考录取通知书,奔向各大院校继续深造了。这是人生的大事,学子们的心情自然是无比喜悦。那沉甸甸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可是学子们用心血换来的。古代科举考试也如同今天的高考,当古人金榜题名时,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其中可大有学问。
  古代科举制始于隋,发展于唐,完善于宋,兴盛于明,至清渐渐走向衰落。光绪二十七年,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历代科举考试中,官府会向中榜者下达“录取通知书”,并由专门“报榜人”送达,且有专门仪式。
  唐朝开始出现泥金帖子,它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发展至唐中后期,用来登科报喜的“通知书”变成了“金花帖子”。直到宋朝,这种金花帖子一直沿用,其制作方法更为复杂。历史学家认为,这种帖子是最正式的科举录取通知书。金花帖子要采用素绫为轴,再在素绫上贴上金花。考生的名字以及名次,都要用洒金粉的“黄花笺”书写。金花帖子的大小尺寸皆有具体规定,须“阔三寸,长四寸许”,由此可以看出这份古代录取通知书的不同寻常。古代人家,会将这种帖子视为特别荣誉。当金花帖子送到考生家中时,平民小户人家会好好珍藏起来,大户人家则要送到本族祠堂以供族人拜访,以显示这份莫大的荣耀。
  唐代的录取通知书,时称“榜帖”,由金屑涂饰在笺简上精制而成。这种最早出现的榜帖就是泥金帖子,泥金帖子以家书形式寄出,非官方渠道递送,不少人认为非正式录取通知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中提到这种泥金帖子。其曰:“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宋代诗人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又说:“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诗中说到淡墨榜,是指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用淡墨书榜,故称“淡墨榜”。
  唐中后期至宋代,“金花帖子”继续沿用,到了南宋基本绝迹。南宋洪迈《容斋续笔·科举恩数》:“唐进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相传已久,而世不多见。”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又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时称金花帖子。”此文献对“金花帖子”记载较为详尽。
  明清时期科举录取通知书,从上至下统称“捷报”“报帖”,民间称“喜报”。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诸生中乡荐,与举子中会试者,郡县则必送捷报。”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收到的就是官方差人送来的捷报。到了清代,出现刻板印制的科举通知书。
  唐宋时期的“金花帖子”,除报学子考取的功名外,还特别记载主考官。除了他们的头衔,还有他们的详细资料,如生于哪年哪月哪日,还有他们的祖父名字、父亲名字等。主考官都要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明清时捷报已有专用印版,录取通知书比较简单,印好后填上被录取学子姓名、名次等即可,但像三甲一类还是要书写上的。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要加盖“录取专用章”,谓之“过朱”。
  在古代,送达录取通知书仪式较为隆重。各级官府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上唢呐,一路吹吹打打,鸣炮奏乐,热闹非凡。中秀才、举人或进士及第希望较大的人家,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喜报的到来。他们望眼欲穿,会有专人在门口等候。一旦报喜人来了,即向主人禀报。报喜可是个好差事,衙门公差争破头想干这差事,碰到中榜的大户人家能赏些喜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安排上一桌,赏些酒喝。
  最后细说一下古代科举,它是一种由低到高分级分类的功名考试,从早期二级到后期三级、四级,可概括为地方与中央两级。州试、乡试、童生试皆为地方考试,当然也要发放录取通知书。一般在张榜公布后,第一时间通知考生个人。通俗地说,金花帖子属于“国家级”,类似于今天国家重点高校通知书,“省市级”地方考试有别样录取通知书。宋朝时,地方考试录取通知书称“金花榜子”,此为解试录取通知书。解试又称“州试”,是在州府进行的。只有通过了“州试”,考生才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直至殿试。那么,何为“金花榜子”?其实就是仿“金花帖子”制作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