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共绘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新蓝图”
——安康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侧记
  □ 实习记者 刘名洋 记者 唐冰
  6月27日,安康市政协召开五届八次常委会议,围绕“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进行专题协商,为推进绿色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架构山水成林的城市格局、建成秦巴腹地生态旅游城市凝聚智慧和力量。
  为开好此次常委会议,从2月份开始,安康市政协3名副主席分别领衔子课题同有关部门、县区政协同志上下联动,深入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为常委会集中协商提供了丰富素材。
  构建多元新型城市发展格局
  近年来,安康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联通省内、通达全国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汉江综合整治、小型水库、防洪保水等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升,城乡电网安全性、可靠性不断增强,“气化安康”持续拓展,4G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市第五次党代会和今年两会确立了“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和“发展为要、创新为先、民生为本、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发展路径。
  “基础建设要有全面性,还要具有发展性、服务性。”市城管局负责同志建议,在现有基础上,紧随时代特色,增加城市智慧化管理、智能化建设,将城市基础建设打造成一网通式智能平台。在平台上建立健全城市安全运行机制,有效控制自建房、装修、建设等安全管理问题。
  安康市政协副主席杨义龙建议,应分类加强重点县城和乡镇建设,促进功能互补、区域联动互补、特色服务功能互补,实现一主多辅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新社区、新集镇基础建设,融合好各地历史文化、经济产业、旅游特色,形成“一点促面,面面俱新”的多元新型城市格局。
  生态为基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安康是汉江“黄金水道”和汉江上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与绿色循环产业聚集区,全域纳入《国家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5年至2022年,森林覆盖率增加到68%,汉江出水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优良率保持在100%,中心城市空气质量2022年优良天数347天,常年处于全省前列。
  程云委员建议,要坚持生态为基,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引导管理作用,依托安康“一江两岸”“一湖两岸”等特点,把生态发展、生态旅游作为惠民产业,坚持长期发展,从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全面提振旅游产业、生态发展等市场主体信心。旅游产业发展要保持区域特色,不盲从、不跟风,提升旅游的体验度,合理梳理旅游体系,有温度、有感情、有特点地植入旅游体验,促进生态旅游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重发展还是重建设,是需要权衡考量的问题。郭全忠委员建议,应侧重生态经济建设,通过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带动重要节点城市的建设发展,减少区域性发展后影响要素聚集,要以“绿”为标,以“保”为策的思维方式,坚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走好地区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之路。
   由“域”转“链”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安康市委、市政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县域经济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近年来,经济呈现出质、量双提升局面,但总体来看,县域经济规模与产业经济发展问题依然突出。
  石泉县政协主席胡学军建议,明确安康“富硒茶”和富硒产业的政策支持,发展特色产业,促使产业形成“鸡窝状”互相促力,产业行业规模发展,坚守县域特色引领,做精、做强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能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主导产业链带动县域产业,以“域”谋发展向以“链”谋发展转变。
  “部门帮扶应准确到位,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程维国委员建议。
  安康市政协主席周建功表示,委员们以宏阔的视野把牢安康发展坐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省市发展大局,经过会前调研、会中讨论、会后总结,形成的建言成果将通过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议政“专列”直抵决策层,为市委、市政府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谋划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优发展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