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李荣
县域经济作为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的战略抓手,是实现陕西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围绕“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2月6日至10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省民盟在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区、西乡县和镇巴县开展专题调研,先后深入茶叶、烟草、电子、中医药等行业多家企业,与从业者深入交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汉中市市场主体总量为31万户,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7596户,同比增长163.9%,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在政策支持下呈现活力迸发良好态势。
“营商环境犹如植物生长的土壤,越是肥沃营养越丰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犹如提供优质的土壤,这也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在汉中市企业家代表闭门座谈会上,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印生开门见山地说。
为了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近年来汉中市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活力,相继推出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若干措施》《放宽个体工商户住所限制登记》等一系列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据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严伟介绍,汉中市创新推出“汉质享”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为305家企业提供了家门口质量技术服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专业人才缺口大是长期困扰汉中市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调研中,一些民营企业向调研组反映,由于企业缺乏营销管理、市场开拓方面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导致经营管理低层次循环,难以实现企业突破发展。
2022年,汉中市西乡县实施“千人本土人才”工程,以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平台、产业基地、社区工厂、职业技术学校为载体,培育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本土实用人才。
“要依托‘千人本土人才工程’,破除民营企业在户籍、社保、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壁垒,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吸引力。”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勇说。
受疫情影响,当地大多数民营企业举步维艰,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全国平均每2分钟就消失一家民营企业。
“当前,复工复产面临很大的资金、人力等成本压力,融资难、融资贵、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是当下最大的困难。”调研组成员、省民盟副主委张红建议,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延续疫情期间退税降费、稳岗补贴、延期还贷、适度增大信用贷款额度等惠企政策,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一企一策”差异化金融扶持方案,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省政协常委、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认为,一定要解决好当前认识层面的一个误区,不要把县域民营经济规模小且从事传统产业当成一个问题。县域民营企业大多数从事传统产业,这是明显特征,规模小不意味着落后,能解决就业、能经受住风险挑战就值得扶持。
他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要为非公经济提供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调研组建议,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在创新资源配置、参与政府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切实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探索创新联合体新型组织形式,鼓励民营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