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答好“四个经济”“关切题”
——西安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界别联组讨论现场记
  □ 记者 满淑涵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创新资源聚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开放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开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一个需要实干的2023奋进“路线图”跃然眼前。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报告提出了新一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要落实“六个更好统筹”要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创新顶天立地、改革破立并举、开放内外联动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县域经济,构建更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前,全省上下正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弱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落实“三个年”活动安排。锚定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西安如何推进“四个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月16日,西安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举行界别联组讨论,记者梳理发现,多位政协委员紧扣发展“关切题”,谋划新思路,协商金点子。
  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截至2022年底,西安市民营经济主体达283.7万户,占累计在册各类市场主体的97.96%。跨过疫情带来的阴霾,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激励敢闯敢干、勇挑大梁的斗志,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西安市政协委员,鄠邑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管永华建议,一方面要多渠道加大力度宣传惠企政策,进一步坚定民营企业发展方向,坚定目标追求;另一方面要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每年选树典型,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社会氛围。“还可考虑设置‘企业家日’,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更多创业者做有格局、有担当、有情怀的企业家。”
  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角度出发,西安市政协委员,莲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蓬勃建议,建立完善助推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畅通企业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渠道,聚焦发展难题,及时有效沟通,共商解决办法。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键是稳住民营企业的预期,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澄宇潼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小燕建议,每年开展非公企业奖评活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进行公开表彰,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企业家的成长经历在媒体上广泛宣传,讲好民营经济自己的故事。
  “随着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标志着构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西安市政协常委、西安华欧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樊延都分析西安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难题:多数民营企业人才短缺;多数民营企业没有能力建设科技研发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尚不完善,竞争环境不公平;产学研缺少信息共享机制,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低效利用问题;雄厚的科教研优势没能与民营企业更好地融合。
  他建议,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融资等方面,政府要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化的政策,建立奖补标准,激励更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改造,培育自主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动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2月15日公布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9,比上月回升1个点,扭转了去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下行态势,虽然仍在景气临界值100以下,但上升幅度达到近两年来最高。
  如何护航西安中小民营企业成长?西安市政协常委、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斌建议,要切实站在企业的立场,站在促进中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维度,制定出台具体可行的中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2035规划,力争用十几年时间,全面推进、健康有序、稳扎稳打。
  近年来,西安市按照“优化布局、融合创新、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发展思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创新及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数字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但我们要看到,对标数字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水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沙清华认为,目前西安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较小,缺少具有引领能力的本土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偏少,技术创新能力尚需加强;基础设施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相对东部沿海地区仍然较慢。
  为此,她建议,应前瞻谋划夯实基础,围绕推动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同时,加快5G网络规模化布局,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门户枢纽,以及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支点,怎样在新起点奋力开新局?
  西安市政协委员、香港新界社团联会北区地委会副主席潘孝汶认为,要利用好固有优势,围绕打造“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推动实现航线联通、铁路贯通、公路畅通,进一步加强与渭南、铜川、商洛等周边城市协同联动,加快圈内同城化、城市一体化。同时,用好科研优势,推动光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生物科技等产业集群向外扩散,充分利用国内及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县城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农业农村发展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就西安而言,户县农民画、临潼石榴、蓝田水陆音乐、周至水街等地域文化资源核心产品已经打出亮丽名片,为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提升吸引力和牵引力。
  西安市政协常委、临潼区副区长霍炳男认为,可以根据“一区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绝”发展目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产品品牌、商品品牌、企业品牌,构成西安乡村旅游品牌体系,推动实施“乡村旅游+”有关项目,以乡村咖啡馆、田间农业科普基地、青年乡村民宿等新兴业态为引领,推动农业+休闲、农业+研学、农业+康养等融合产业发展。
  “在减税降费方面要打出‘组合拳’”“要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多措并举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要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各种观点、建议在会场交流、交锋、交融,为高质量发展共同目标聚人心、凝共识、汇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