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唐冰 韩永国
中医药是咸阳的一张名片,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咸阳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如何立足优势,推动咸阳中医药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在咸阳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姚青勋、胡珍渊、杨晓航三位委员提出了意见建议。
强基础:加快咸阳市中医医院建设
2015年7月,咸阳市发改委批复了咸阳市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立项及初步设计方案,明确其为按照三级医院建设标准规划设计、设置病床600张的重点民生工程。
姚青勋介绍,按照规划建设方案,咸阳市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分三期,一期建设门诊综合楼,二期建设住院楼及附属设施,三期规划建设人防工程和感染性疾病科楼。目前,一期门诊楼主体已完工;二期住院楼、中药制剂楼及污水处理站工程正加速建设;因立项审批手续未办结及资金短缺,三期建设至今仍未开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整体搬迁及投入运营的预期目标。
“把咸阳市中医医院建设成全市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发挥其在诊治、学术研究、交流,促进咸阳市中医发展方面的核心和示范带动作用。”姚青勋建议,市政府应督促发改及行政审批部门加快进度,尽快完成咸阳市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三期感控楼、人防工程、职工和专家公寓楼的立项审批工作,为尽早开工建设争取时间,实现2023年底搬迁投入运营的预定目标。
展特长:举办“西学中”辅导班
中医药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胡珍渊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的高度重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全国范围内学习中医、应用中医的氛围基本形成,尤其是在新冠治疗中,中医疗效得到各界公认。
“从应用过程来看,执业范围、处方权等问题还值得商榷,尤其是广大基层单位相继建立了中医馆,却面临执业困惑。”胡珍渊建议,可借鉴学习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做法,举办“西学中”辅导班,学员在学完中医课程后,经考核合格可发放结业证,扩大基层执业者执业范围。对于热爱中医却不能脱产学习的学员可进行网络教学,修满学分后,经考核合格方可发证。也可在多个县域依托当地卫校、中医医院开展这项工作,达到标准后准予结业。
兴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春风化雨
咸阳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底蕴深厚,拥有全省唯一的中医药普通高校——陕西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咸阳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措施,各级政府、卫健委、高等院校、中小学联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示了中医药文化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
杨晓航建议,依托陕西中医药大学,建立中医药文化教师轮训中心,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和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教师,挖掘中医药文化蕴含的育人理念。支持陕西中医药大学和各中小学以联合举办夏令营的方式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效果最大化。
“传播和推广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关键。”杨晓航建议,可通过校企联合、校际联合、行业联合等方式,创作中医药文化精品和科普作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互动体验和知识竞赛活动,加深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