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荣
1月13日,在陕西宾馆会议中心,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0位与会人员先后登台,围绕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建言献策。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创新生态建设,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从2012年的57.06%,提高到2021年的67.86%,全国排名第9位,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但与东部省份相比,在创新效能上还有一定差距。
“制约创新潜力释放为创新效能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创新生态建设上。”崔彬委员代表民革陕西省委员会作大会发言时说,在科创生态上,我省基础研究的“最初一公里”和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之间存在“断裂带”,从概念验证、技术验证到工程样机、产品化规模化生产阶段,缺乏系统性支撑,科创活动风险高、周期长、难度大、熟化慢等痛点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导致原始创新赋能不足。
他建议,完善科创生态,构建全过程创新支撑体系。成立全省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组织产业、技术、金融等领域专家团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把评价结果作为政府科转基金、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等有关科创政策支持的依据。
关中平原城市群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如何全面提升开发开放水平,张涛委员代表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发言时说,以我省为规划实施主体的关中平原城市群,近年来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但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模糊,各城市特色不突出,产业分工协作不充分,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发挥有限,影响城市群合力的形成。
他建议,明确各城市发展定位,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和城市群,重启关中城际铁路建设,尽快推动规划建设银川—宝鸡—汉中—巴中南下与重庆连接的高铁,打造西北联接西南的一条新的陆海新通道。
围绕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厚植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关切题”,杨淼委员代表民建陕西省委员会作发言时建议,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链,发挥世界光伏产业龙头企业隆基公司优势,建设科研实力强大、生产技术领先、产业配套齐全的太阳能光伏集成区,壮大光伏产业链;发挥国家煤炭基地优势,大力发展氢能产业链和氢能装备制造业集群,构建涵盖储能、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形成氢能产业体系;发挥西电集团优势,打造特高压电网产业链,支持储能技术研发及基地建设;发挥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公司优势,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助力西安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秦碳云”+数字融合平台体系,推动信息行业自身低碳发展,推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探索建立数字化“生态银行”。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陕西经济发展的短板,是与沿海发达省份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陈玉玲代表台盟陕西省委员会建议,应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最大限度释放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动力和潜能,尽快迈入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何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是大家在发言中关注的焦点——
“我省作为黄河流域中上游工业发展第一大省,为保障流域发展空间,应积极参与国务院将要成立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协调机制”;
“引导鼓励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以产业投资基金、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形式,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投入。对支持民营企业力度大、时效快的金融机构给予业务对接、授予荣誉称号等激励和宣传”;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鼓励制造企业与驻省高校、研究机构、培训机构等建立数字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加强制造业数字人才政策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引才聚才的良好氛围”;
“以‘创’引领、以‘链’攻坚、以‘融’赋能,推动装备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
台上,言辞恳切,真知灼见频现;台下,凝神静听,激发广泛共鸣。
会议结束后,委员们边走出会场边进行交流。
“大家的发言从不同角度对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很接地气!”周鑫委员表示。
“时间虽然很短,但发言人从不同方面把陕西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提了出来,很客观。”李天举委员说,要抓住现在的好时机练好基本功,不断创新和突破现有环保技术,多学习国际领先技术,为陕西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发言干货满满,聚焦问题都很接地气”“每一个发言都立足小切口、思考大问题,选题精准、建言科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委员们表示,要立足陕西实际,紧扣发展脉搏,切实履好职尽好责,多发出参政议政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