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镇安县政协创新“1466”机制推动镇办政协联络组建设
  □ 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通讯员 丁晓鹏

  今年以来,镇安县政协以“同心向党·红映栗乡”为主题,以书香政协、有为政协、活力政协、务实政协“四个政协”建设为主线,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创新探索建立“1466”机制,着力推动镇办政协联络组建设,为打造“一厅四地”、助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建好“一个阵地”
  镇安县政协紧扣政协履职特点,按照有组织机构、有活动阵地、有工作制度、有办公设施、有活动经费、有成员公示、有活动内容、有履职成果“八有”标准,加强镇办政协联络组基础设施建设,为政协联络组开展工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成立由镇(办)党(工)委副书记兼任组长,镇(办)人大政协办主任兼任副组长的政协联络组,根据履职需要划分理论学习、产业发展、联系联谊、社会治理等若干小组,选优配强联络组成员。同时,本着“简便易行、有效管用”的原则,建立了联络组学习、协商、会议、履职、管理等制度,形成了以制度规范联络组履职、加强联络组管理的长效机制。
  履行“四项职能”
  镇办政协联络组采取会议协商、提案办理协商、院落协商、“微协商”等形式,开展协商讨论,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以“小平台”发挥“大作用”,围绕党委政府决策执行、重大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民生工程实施等重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进行协商式监督;通过参加会议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开展调研视察、参加检查督查等方式,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意见建议;通过政协制度运行、民主程序和有效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使基层政协组织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探索“六条路径”
  镇办政协联络组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成立党小组,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以“书香政协”建设为载体,制定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等方式,组织委员和联络组成员学习党和国家路线政策以及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理论等,提升联络组履职水平;围绕中心镇党政工作、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组织辖区政协委员和联络组成员开展调研、视察、协商、监督,积极建言献策;围绕乡村振兴,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研,解决群众困难问题。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等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鼓励联络组成员投身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为助力发展凝心聚力。
  实现“六个目标”
  把联络组打造成为同心向党的堡垒、学习交流的阵地、协商民主的渠道、团结联谊的纽带、联系群众的桥梁、凝聚共识的平台是建设的初衷。
  今年以来,各镇办政协联络组发挥党小组和理论学习小组作用,组织开展学习宣讲活动35场(次),引导界别群众同心跟党走,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依托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协商监督、联系联谊、营商环境等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微协商”“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看变化话发展”等形式多样的履职活动,提出意见建议80余条,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2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号召市县政协委员、县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会员为慈善公益事业、疫情防控等捐款达3100余万元;参与“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建设·政协委员在行动”系列活动,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奏响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