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凯旋在冬夜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侧记
   □ 新华社记者 黄一宸 王慧 郭中正
  12月4日19时20分,一束电波从北京飞向太空。
  400公里高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收到返回指令。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即将结束为期183天的飞行任务,回到祖国。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直升机的轰鸣声划破夜的寂静。直升机搜救分队指挥员陈实俯瞰大地,1.3万平方公里的东风着陆场上亮起点点车灯,仿佛璀璨星河的投影。
  这将是东风着陆场首次在夜间严寒条件下迎回载人飞船。
  傍晚18时许,地面搜救分队到达待命点,近百台专用车辆严阵以待。这时的戈壁滩气温将近零下10摄氏度,所有野外工作设备都进行了抗低温防护。
  寒风中,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和群众期待着航天员平安回家。
  此刻,他们头顶那片深邃的夜空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已经踏上归途。
  “推返分离。”19时4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响起调度口令。
  约10分钟后,返回舱冲出黑障。指控大厅屏幕上的光学影像显示,苍茫夜幕中,一团火球破空而来。
  为了在夜里第一时间“看到”返回舱,着陆场建设了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利用测量雷达、具备微光和红外功能的小微型光学设备等,快速锁定返回舱的位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在采访中说。
  “第三次预报落点。”地面搜救分队指挥员糟升的对讲机里传出经纬度坐标。整张立体搜救网迅速收拢,5架搜救直升机盘旋下降,车辆向预报落点疾驰而去,留下一片尘烟。
  20时09分,返回舱安然着陆,肩部的闪光灯闪烁着白光。
  着陆区域,数盏探照灯驱散了黑暗。灯光中央,青褐色的返回舱横卧在地面上。
  随着舱门打开,3名航天员返回祖国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开舱手刘文博。
  “神舟十四号报告,已经安全着陆!”指令长陈冬的声音回荡在指控大厅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经过医监医保检查,身体状态良好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搜救队员协助下依次顺利出舱,并进入保暖型睡袋。
  陈冬微笑着向人群挥手,他说:“6个月忙碌而又充实的太空之旅,很有幸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建成。我们像流星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笑容在刘洋的脸上如花般绽放。“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回到祖国的怀抱很踏实、很安心,见到亲人同胞很激动、很亲切!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首次6个月的飞行,星河灿烂一览无余,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太空家园!”蔡旭哲信心满怀。
  3名航天员在舱外停留不到两分钟,便被先后转运至医监医保车。“由于天气寒冷,航天员将在车内继续进行重力再适应。”卞韩城介绍,医监医保车里温暖如春,还有为航天英雄精心准备的热饭和热水。
  随后,陈冬、刘洋、蔡旭哲将乘专机回到北京。
  2022年12月4日,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在这一天圆满结束。
  遥看星河,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正在巡游九天。中国人的太空筑梦之路,仍在继续。
  (新华社酒泉1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