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昊天 康斌
“激活书法审美”“打造文化诗意地标”“弘扬汉中地域人文精神,打造独具特色的张骞文化节”……
8月15日,汉中市政协举办以“发挥汉中本土文化优势,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主题的第二期“政协天汉沙龙”活动,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各抒己见,助力汉中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今年年初,汉中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要求全市上下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打赢这场为民之战、荣誉之战。
“汉中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加强文明城市建设,让汉中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明城市的文化之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汉中市政协委员何耘说。
何耘建议,要重建设、补短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借助目前正在实施的“4111”项目和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开发商在项目周边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同时,加强街区与建筑的文化风格、色彩的规范、管理,对新街区要统一规划文化风格、色彩,对重点路段、公园,突出规划、加强创意,建设具有汉中特色的建筑和装饰风格,让特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向基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营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氛围。”汉中市政协委员宁慧平建议,在借助文化优势助力汉中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弘扬汉中地域人文精神,特别是要打造独具特色的张骞文化节。同时,以“文化+理念”方式让文化、山河与城市空间共融,尤其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开展水上荡舟、成语打卡点、生态旅游等参与型、休闲型的旅游项目,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丰富内涵。
汉中市政协委员严都岿认为,就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中的“特色指标”而言,汉中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特色,尤其是以石门石刻为基础的书法文化资源。严都岿建议,要进一步挖掘古代书法遗产在当今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书法对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推动书法文化的新发展,通过书法艺术的开拓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更好服务社会。要实施以城市名片为目标的书法品牌打造工程,举办“石门杯——全国隶书作品展”或承办“中国书法·年展”全国隶书展和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书法赛事,从而大大提高汉中城市知名度。
“去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天汉楼楹联,是很好的宣传汉中和树立汉中文化名城形象的方式。”汉中市政协委员刘兴聪建议,政府可以采取社会认领的方式,调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出资制作诗词牌,安放在广场、商场、街道、景区等的灯柱、护栏、石柱上,调动汉中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此外,精心打造诗词一条街、诗词广场、诗歌小镇,让诗歌融入百姓生活,用诗情画意浸润和涵养汉中城市文明品格。
近年来,汉中市政协委员李大庆以汉中地方特色资源和自然风貌为创作素材,以刻画艺术形象寄托热爱家乡情怀,以艺术视角认识汉中,创作了旱莲、朱鹮、大熊猫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李大庆说,汉中有感人的故事、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要多关注汉中历史和现实,画家乡的题材,用艺术的方式塑造汉中美好形象,讲好汉中故事,传播地域文化,彰显汉中风采。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洋县华阳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城固县小河口会议旧址……汉中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汉中市政协委员樊华建议,要做好红色文化这篇大文章,深入挖掘汉中本土陈锦章、何挺颖、陈浅沦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发生在这片天汉大地上的革命故事,培养市民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怀,形成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为文明城市创建注入精神动力。
如何发挥汉中本土文化优势,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汉中市政协委员马世明建议,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挖掘张骞事迹,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论坛、舞台剧等宣传好丝绸之路开拓者,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同时,重视对方济众这位从汉中走出去的有影响的美术家的宣传,对方济众故居、王蓬文学馆等已建成的文化阵地的开发利用予以关注,从而在感染人激励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委员们表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提升汉中市城市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构建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汉中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用文化艺术作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果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