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中国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谋振兴
  □ 新华社记者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一家肉牛养殖园区内,工人们正驾驶着拖拉机添草加料,棚圈外一辆辆满载肉制品的货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中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这片曾被联合国评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苦瘠之地,通过“精准扶贫”挣脱贫困泥沼,如今养殖业发展热火朝天、枸杞葡萄色彩斑斓、村民生活有滋有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均GDP从2012年的6300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1.2万美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广大脱贫地区,尤其是昔日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部分脱贫户发展能力还较为脆弱。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表示,只有让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才能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工业园区、扶贫工厂、农贸市场、餐饮公司……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接续润泽广袤农村,村民增收渠道日益丰富。面对“压力测试”,红寺堡区弘德村也在产业实践中积极求解。
  村民郑环环一家从宁夏固原市搬到弘德村已有10年。从“吃水难、行路难”到“能就业、有收入”——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了手握鼠标的车间管理员。
  “刚来的时候,一家人一年收入才几千元,现在能超过十万元。”郑环环说,由于村里工程量猛增,她的丈夫也留在了当地务工,每天还可以回家陪女儿学习。
  2012年至2020年间,中国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今年3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全国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定调1650亿元,同口径较去年增加84.76亿元。
  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介绍,从2022年起,脱贫户每户务工年收入超过3万元,政府奖励5000元;若超过18000元,则奖励2000元。
  在政策倾斜下,弘德村2021年人均年收入达12500元,其中90%以上来自种养殖、务工等产业。
  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近年来,中国产业扶贫帮扶政策覆盖超98%的贫困户。国家乡村振兴局明确,今年将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超过3000万人,其中大部分将由乡村产业支撑和吸纳。
  内蒙古以工代赈、以奖代补促进就地就近就业,陕西加强苏陕劳务协作,广西鼓励职业技能帮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多措并举拓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渠道。
  截至5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313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8%。
  2021年以来,中国聚焦重点群体,各地相继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纳入监测范围的帮扶对象,采取强化低保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山东省聊城市李双阵村的智慧云平台近日监测到,当地居民于晓燕家中几乎每月都有大额医疗支出,这个普通农村家庭随时可能因病返贫。当地政府随即将于晓燕家纳入了动态监测帮扶范围,落实门诊慢性病报销、医疗救助。
  国家乡村振兴局数据显示,全国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设立5年过渡期,继续实行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政策,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巩固脱贫,关键在人。不少曾经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无缝衔接为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副乡长赵家清是云南数万名驻村书记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司莫拉人,建设司莫拉,在他看来就是建设自己的家乡。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清水乡司莫拉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这块大山褶皱里的“硬骨头”于2019年成功脱贫。
  “现在的工作重点是让脱贫农户长远发展下去,不能轻松歇脚。”赵家清表示,每季度对1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开展一次家访调查,涵盖工资收入、卫生医疗、乡风建设等方面。
  截至5月,全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轮换顺利完成,18.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工作队员全部选派到位,驻村帮扶已作为一项长期性制度安排,让人才效能在田间地头得到发挥,为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保驾护航。
  在中国还有很多“司莫拉村”——“颜值”越来越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气越来越旺。
  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生物种业……2021年颁布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效衔接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铺开。
  过去40余年间,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近8亿,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近75%,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席科伦·凯拉皮尔表示,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所积累的先进经验,值得他国学习借鉴。(记者 马欣然、杨丁淼、马思嘉、赵彩琳、卢宥伊、陈国峰)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