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李荣
6月的安康,山林茂盛,草木葳蕤。6月30日至7月2日,省政协副主席张广智带领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围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议题到安康市调研,深入学校、社区、村镇等地,详细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相关情况。
7月1日早上,调研组走进安康市第一小学,校园里的花草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有生机,优美的校园环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安康市第一小学校长胡刚向调研组介绍了学校“1+X”幸福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双减”工作落实等工作情况。在笼式足球场,20多个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踢足球。
“孩子们即将参加学校的‘小小世界杯’班级联赛,目前正在加紧训练。”听着胡刚的介绍,结合了解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张广智说,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少年儿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调研组表示,“十四五”是人口发展变化的重要转型期,人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用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是我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当日上午,调研组来到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康士利毛绒玩具厂,伴随着缝纫机的声响,2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裁剪、缝纫……
“以前外出打工,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如今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每月能挣2000多元,还能照看家里,日子越过越好了。”玩具厂工人乐呵呵地说。
锦屏社区是安康市规模较大的移民搬迁安置小区。近年来,先后有11个村的高山危住户、地质灾害户和贫困户,共计1346户4173名群众从大山深处搬迁至此,开启了“山民变居民”的社区新生活。
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这是平利县为确保易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提出的发展思路。
锦屏社区党支部书记江慧丽介绍,近年来,锦屏社区利用闲置门面房和标准化厂房,先后引进电子元件、毛绒玩具、手套加工、鞋袜生产新社区工厂4家,吸纳就业220余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
“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省政协委员王成文说。
省政协委员王俊平说,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非常重要,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保障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调研组建议,要加强社区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围绕农村面源污染、污水处理、清洁能源使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村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七月的汉阴县,万物翠绿,一派生机。7月2日,在汉阴县双河口镇三柳村,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稻浪焕发着勃勃生机。稻田里,时不时有几只小龙虾探出头来。
“这是我们村上的‘稻虾共养’基地,稻田养虾每批次能挣8万多元,全年可投放3次。”双河口镇脱贫办副主任高蒙路向调研组介绍说,目前,村上有两个约80亩的“稻虾共养”生态田园综合体养殖基地,一年产两季小龙虾及无公害大米,生产生态富硒大米,每年收益有10万元左右。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基地用工带动附近村民增收。
看着荷塘里的小龙虾,省政协委员陈利说,“稻虾共养”既填满了“米袋子”,又充实了“钱袋子”,探索出了群众致富的新路径。
在汉阴县,调研组来到双乳镇千亩荷塘、蒲溪镇盘龙村、“321”大数据中心等地,详细了解汉阴县生态环保、农旅融合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等情况。
省政协常委贺增林建议,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利用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搭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平台,对大气污染、植被状况、水环境等进行监测,实现一体化监管平台,推进环境保护数字化转型升级。
调研组表示,要践行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聚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城镇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分类和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不断提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张广智表示,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态文明理念,准确把握“国之大者”,自觉当好生态环保卫士。要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发展绿色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助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引导群众参与其中,切实提升人居环境治理与民生福祉的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