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治理沙化土地465万亩
   本报讯(首席记者 李荣)6月20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土地荒漠化、沙化、盐碱化和矿区植被修复治理,每年实现治理沙化土地93万亩,确保“十四五”期间实现治理沙化土地465万亩。
  陕西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也是阻挡西北风沙东越南侵、维护京津生态安全的重要防线和屏障。多年来,我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效果。“十三五”期间,我省榆林沙区仅存的5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固定率达到91.8%,沙区植被覆盖率达到60%,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的历史性巨变,防沙治沙迈入了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我省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带动,把防沙治沙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累计新建经济林20万亩、改造低产经济林30万亩,培育各类苗木花卉超10万亩,以绿豆、小米、荞麦为主的沙区特色小杂粮种植面积150多万亩,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280万亩,大漠蔬菜基地30多万亩,初步形成了以林果业、农牧业、果蔬加工业等为主的沙区产业化、生态化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