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李荣
“千年之前,大唐将士身披铠甲,御敌于城池之外,守护家国安危。现在金甲武士仗剑巡城,传承文明。”“妈妈,我下次还要来城墙。”……5月1日上午9时许,西安市民陈萍带着5岁的女儿登上古城城墙,感受历史文化。在南门瓮城,恰逢《铁甲峥嵘》表演,看着身披铠甲的武士,孩子很开心。
“平日城墙门票54元,‘五一’前夕,文旅惠民平台五折优惠,门票才27元。”陈萍告诉记者,“五一”小长假前,自己在陕西文旅惠民平台抢到了200元的文旅惠民卡,购买文化演出可以直接抵用,很实惠。
为助力西安市旅游行业复苏,4月29日,我省发放5000张陕西文旅惠民卡。此外,每天10时,陕西文旅惠民平台还更新文化演出专用惠民券、旅游景区专用折扣券,平台还推出5折门票优惠活动。
我省多措并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据统计,2021年我省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万余场次,惠及群众6000万人次;推出惠民举措130余项,发放文旅惠民卡(券)70余万张;“戏曲进乡村”累计演出1.34万场次。
“五一”假期,走进安康汉江公园,映入眼帘的不仅有一江两岸美景,还有坐落在汉江沿岸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步行十多分钟,就能走到安康阅读吧。周末闲暇时,我们经常带孩子去看书。”一位安康市民说,自从有了24小时开放的阅读吧,不少安康市民的周末生活就多了一份乐趣。
安康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设置率100%的市、县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以及建成率100%的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站),打通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初步形成了以新民风建设为引领、以乡村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实践——“安康样板”。
为让群众更好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我省出台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宝鸡、渭南、铜川和安康4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安康样板”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交流。
为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我省着力推出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随着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44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投用,实现了陕西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我省不断创新文化惠民方式,加大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切实提升服务效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合作开通陕西文旅之声,开展专项文化和旅游惠民活动,累计服务106万余人次;与省广电融媒体集团合作开通“陕西文化旅游”专区电视端、手机端,开展戏曲进乡村网上直播4417场次,点击量达70万余人次。
“五一”假期,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文旅惠民平台发放文旅惠民卡、文化演出专用券、旅游景区专用券、旅游景区活动专用券总计1200万元,实施“百城百区”文旅消费助企惠民行动,不断扩大文旅消费,促进旅游市场快速回暖。
文化惠民事业,最根本出发点是满足群众需求。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院、剧院,感受历史文化,接受艺术熏陶,让文化厚植于孩子心中。
5月4日,陈萍在陕西文旅惠民平台购买了6月11日演出的儿童剧《冰雪女王》两张门票,在用惠民卡抵用200元后,实际支付只有120元。
“文旅惠民,‘惠’的不仅是一张门票,更重要的是‘惠’出了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的大民生。”陈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