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传承非遗文化 打造城市名片
——汉中市政协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小记
   □ 记者 谢昊天 康斌
  4月26日,汉中市政协副主席原颖娜带队到洋县、南郑区,就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推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建言献策。
  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目前,有汉调桄桄、镇巴民歌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以春倌说春、谢村黄酒酿造技艺等为代表的省级非遗名录项目64项,分七批建立市级名录119项,县区建立非遗名录459项,构建完成县、市、省、国家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陕南一枝独秀,建构起了‘五个体系’,即: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体系、非遗的展示传习与研究工作体系、非遗的传承人认定培养与传习生活体系、非遗的服务发展与文化惠民体系、非遗的文化传播与形象传播体系。”汉中市政协委员、陕西理工大学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梁中效说。
  目前,汉中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五、陕南之首。在传承人认定上,成功申报、命名公布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4人。“有遗产、少突出品牌,有传承、少杰出人才,有理念、少发展战略,有成就、少标志成果。”梁中效说出了目前汉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对此,梁中效建议,要强化政府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战略,加大资金投入,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非遗品牌,引领非遗事业突破发展。同时,以文化铸魂,将非遗打造成为具有汉中特色的文化名片。
  民间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有机元素。如何让遍布城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造福百姓的文化产业?
  南郑区汉中藤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藤编产品已遍及5个村800多户,发展藤编厂3个,年销售收入达6000余万元。“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动了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了社会价值。”汉中市政协委员、市教研室文史科科长万敏杰说,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优秀的历史文明与当代生活贯通融合,是当代社会的文化使命之一。建议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强多元融合,在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演艺、非遗文创等产品形态上做文章,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利用。
  “传承人队伍严重老化,老匠人、老艺人逐年减少,年轻人因收入偏低、掌握技艺时间长而不愿继承传统技艺,收徒难、传承难问题较为普遍。”汉中市政协委员、民建汉中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何耘担忧地说。
  如何为非遗项目建设一支年轻的传承人队伍?何耘建议,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培训,采取培训、以师带徒和建立传承基地等方式,为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一支能够传承发展的基本队伍。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经费保障,依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预算,落实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同时,要抓好濒危项目抢救工作,对濒危非遗项目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抢救性记录保护。
  “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责无旁贷。”汉中市政协委员、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马世明说,市文旅局、市科技局、市智慧城市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合作,通过非遗直播、非遗展演、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让传承之火生生不息,让非遗成为一座城市新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