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恤民
打开一本好书,我们可以获取各种不曾懂得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见闻,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也是与一个高尚且伟大的心灵作交流。倘若长久缺席,蓦然回首,便会发现自己思想在锈蚀,思维在枯竭,灵魂在蜕变。
从曾祖父起我家就注重家风的养成,强调“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积淀,一代代传承延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勤俭为本、耕读传家、忠孝并举、诚实善良、团结向上、感恩包容、知足常乐的家风家训。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家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我的祖父、父亲、我和儿子都从事过教育事业,多人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我父亲出生于1921年,16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并担任中共洋县龙亭支部书记,同期在当地教书。在革命先驱和长辈的教育影响下,曾阅读大量进步书籍,即使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他依然没有放弃读书。1941年,父亲被中共洋县县委书记梁志宇安排去延安,因在西安停留时发表进步演讲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监狱的四年里,父亲虽受尽酷刑,但意志坚强,出狱后,他更加珍惜生活,发奋读书。之后,父亲回家乡继续教书,后转入经济部门。
1958年,父亲蒙冤回家劳动改造,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精神压力并没有改变他读书的习惯。每天晚上,他都要在暗淡的煤油灯下看书。1978年,父亲平反昭雪,复职工作,每月工资发下来,他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购书。退休后,父亲把大半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学习上。担任政协学习组组长后,《人民政协报》《各界导报》《汉中日报》成了他每天必读的报纸。父亲曾组织80余人的学习宣传队,父亲和我还有我大哥,曾为宣传队编写《转变》《观棚》《逛龙亭》等剧本,还在人口集中的集市办起宣传专栏,宣传党的政策和先进文化。父亲晚年多借助老花镜、放大镜帮助阅读。88岁后,视力极度下降,每天仍让我给他读报,并按他的需要和要求选择一些国学篇章念给他听。
受家庭影响,我和大哥一直把书报杂志当作良师益友。大哥从上小学起就爱好写作,多次在学生刊物发表作品,在钢铁厂工作期间从未放弃读书。后因父亲的历史问题受牵连回到农村,仍然热爱读书写作,今年已经80岁了,但几十年牢记祖辈教诲,耕读传家,劳动之余从没忘记读书写作。大哥原来住的房屋简陋,从最早在昏暗的煤油灯到现在的电灯下,在拥挤的屋内写稿,骑着自行车送稿达50多年。不为文化程度所困,不为家庭贫困所怕,只要有空就埋头学习,只要有零用钱就买书,借书、剪报,遇到同行及报社编辑老师就虚心请教。即使劳动再累,也不放弃读书看报。许多熟悉他的人也经常送书给他。去年大哥建起了新房,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一排排摆放整齐的书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
我无论是教书还是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从未间断过读书买书。在文化投入方面,我舍得花钱,也不怕费时周折,曾经为买一本介绍中国历代官制的书,让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帮着购买,朋友跑了30多家书店都没有如愿,最后还是到北京图书馆借到该书,一页一页复印后再装订成书寄给我。2013年,西安一家书商来洋县开展捐赠活动,我托商家帮忙,邮购了一套柏杨译注的《资治通鉴》,共38册。
我每次外出,从不去商场,也不喜欢看风景,唯一爱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只要踏进书店的门,心中便一片光亮,用手翻翻,瞧上一眼,心中便感一丝慰藉。几十年来,我们兄弟俩累计在中省市各级党报和专业报刊发表作品3万余篇,编写剧本、书籍10余册。
在家风家训和我们的教育影响下,儿子大学毕业,继承了家庭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毅然选择了教育工作,读书写作自然也成了他的必修课。
后来,我家爱买书读书的习惯渐渐被周围人知道,许多作者经常向我赠书,周围的人也帮我找书送书。2017年,已故“故事大王”周竞的儿子儿媳专程从汉中来到洋县,为我家赠送了老人生前留下的书籍。这些感人的事更激发了我们全家读书的热情。
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声心语,一句良言,犹如一朵奇葩,醉香扑鼻;如一泓清泉,甘冽爽口;又像一枚微雕,奇趣悦目。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良师益友娓娓而谈,书中蕴含的深邃哲理总会留下深深的思考。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喧嚣与浮躁,书籍都是我们心灵最安宁的归宿。几十年来,我们住着简陋的房子,用着低档家具,却积累了丰富的图书、报刊,筑起了温馨的“书巢”。几十年来,我们始终对书保持着一份虔敬,书籍成为家庭永远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安然栖居。
我家每年订阅的报刊达10余种,买书投入5000余元,还把读过的书报装订成册,向群众借阅。家庭藏书达到8000余册,报纸种类逾30种。其间,我家被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才艺之家”,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汉中市“文明家庭”、2021年三秦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