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蒋维博
铜川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聚焦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新目标以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提案提出意见建议,使提案成为民心民愿的“直通车”、民主监督的“移动哨”、履职建言的“助推器”。
五年来,铜川市政协共提交提案1678件,经审查立案1137件,其中,委员提案737件、联名提案234件、集体提案166件。集体提案中,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提案95件,专门委员会提案71件。提案涉及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截至2021年12月底,所有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反映的大多数意见建议或被采纳落实,或被吸收到全市发展规划、重大政策中,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趋势和铜川实际情况,紧扣创新、绿色、协调发展提出提案。市政府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推进航汽铝材产业发展、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规划时,大量吸纳提案有关建议。市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结合办理关于培育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畅通融资渠道等提案,将诸多建议转化成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等提案,加快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深化了与西安协同合作,助力开通西铜“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着力助推铜川经济协同创新、绿色循环发展。
围绕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协商献策。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部门公务信息数据互联互享等提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吸纳,为推进铜川市民主法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建议,助力铜川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荣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加快“一站式”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提案,制订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为助推铜川市入选“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发挥了应有作用。
围绕持续改善社会民生集思广益。委员们紧扣就业、教育、住房、养老等提出提案。其中,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停车难等提案有关建议,被吸纳到相关规划、文件和工作方案中。推行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提案有关建议,推动在全市统一制定改革试点方案,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将职薪绩效改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实施。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加快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等提案有关建议被转化为工作举措,市政府出台物业管理办法和加装电梯实施方案,改造老旧小区273个,加装电梯303部。提案者与承办单位致力于在民生领域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携手并肩关注民情、顺应民心。
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群策群力。扶贫产业发展、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等提案得到有关部门扎实推动,着力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等提案,建议将农村供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强乡村人才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中,为助推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汇聚众智。针对关于加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的提案,牵头制定《铜川市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并启动完成地方立法。承办单位采纳提案关于文物保护、非遗展览馆建设等建议,加强对耀州窑文化旧址、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黄堡抗日战争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打造历史文化特色品牌,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围绕有效开展疫情防控献计出力。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出提案25件,建立“快速通道”,特事特办,及时予以转办。承办单位积极吸纳关于提高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等提案建议,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延长疫情期间阶段性降费政策,做好野生动物养殖户合理补偿和扶持,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做实做新提案办理工作,十四届市政协常委会坚持把创新作为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开展政协专门委员会和承办单位参与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领衔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共督办重点提案74件,发挥了重点提案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开展提案办理“面对面”协商,为委员、提案者、界别群众和承办单位搭建面对面交流协商平台,共组织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46次;创新开展市、区县政协联合督办提案,共开展提案联合督办9次,推动市、区县政协提案工作协同发展;探索开展《重要提案摘报》督办,选择办理难度较大、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提案,以《重要提案摘报》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督办,促进提案有效落实。
五年来,十四届铜川市政协提案工作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质量作为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把提案质量关。通过开展提案提前征集、制定参考选题、深化提案调研等,引导委员围绕中心精准选题,增强提案针对性和可行性。加强与党派团体和专门委员会的联系,协商提案选题,培育集体提案,促进提案整体质量提升,进一步规范提案分级审查程序,加大提案“撤、并、转”力度,推进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促进了委员提案质量意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