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唐冰 韩永国
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产生强大集聚效应。3月28日,咸阳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多名委员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目标,立足打造更好发展环境,从不同角度建言资政。
2021年,咸阳市县域生产总值1832.8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1%,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何更好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咸阳市政协委员霍小平建议,要优化产业布局,从顶层设计谋篇,明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运用产业链思维,提升县域经济产业水平,通过实化深化链长制,进一步明晰产业链,绘制各产业链发展现状图、区域分布图、企业分布图、项目清单、招商项目库,将所有企业“串珠成链”。按照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要求,每个县(市)确定1—2个主导产业、1—2个主导产品,加速培育“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打响做实咸阳“粮果畜菜”品牌,拉长一产产业链;推动工业产业集群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二产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康养休闲、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型支柱产业,打造市县镇村四级商贸联动服务体系,做精做优三产。
为促进“双碳”目标落实,咸阳市编制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行煤炭总量控制,推进2家电厂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制定出台了《咸阳市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丰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绩。
咸阳市政协委员胡平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市各级政府对“双碳”工作尚未制定出相应政策和实施方案,区域内重点碳排放企业参与度低,污染问题突出,碳排放抵消规模小,碳中和活动区域分布不均、碳核查及监管机制不完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及发展进程滞后。
胡平建议,应深入研究2025年碳减排约束性指标,摸清基本底数,算清发展空间容量,统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协同减碳”耦合关系,编制好咸阳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并结合咸阳市情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既保证能源供给安全,又实现减碳目标。同时,加快构建市域能源数字监控平台,建立评价标准,把“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考虑,推动数据、技术、资金等要素有效融合,为企业挖掘减排潜力、增强转型动力提供支撑。
咸阳是华夏文明大一统的发祥地、秦汉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咸阳市政协委员乔雅认为,在全力打造“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过程中,应树立品牌,擦亮文化产业发展“金名片”。
“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渭城朝雨浥轻尘’,从红色马栏到梦桃精神,到处都是历史和文化。”乔雅建议,应依托全市文化制造业优势,引进一批上下游项目,培育一批上下游企业,形成区域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链条完备的文化制造业发展集群。加快推进大秦文明苑、乾县全域旅游景区开发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激发市场活力。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资,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围绕“丝路名都”“大地原点”“红色马栏”等城市IP,策划包装一批精品项目、特色项目,用优质项目抢占行业制高点,打造发展新引擎,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近年来,咸阳市统筹区域发展、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东部发达地市相比,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活力亟待提升。
咸阳市政协委员张涛建议,应抢抓秦创原战略机遇,加强高新技术协同创新顶层设计,推动高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型合成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体系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借鉴先进地区发展模式,制定出台协同创新的激励措施,引导咸阳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互补互促。深化产学研协作,采取股权激励方式,完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合作成立研发中心,支持科技创业湾与西部科技创新港985工程重点高校建设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同时,实施“咸阳高新技术英才计划”,从住房、就业、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并给予奖励。
据悉,此次大会共征集到有关单位和委员提交的发言材料59份,包含粮食安全、医疗保障、创新发展、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经过筛选,10篇入选大会发言,8篇作为书面交流材料印发,其余材料中的意见建议将转交有关方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