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满淑涵)1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据介绍,自2021年12月9日以来,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85例,其中西安1758例、咸阳13例、延安13例、渭南1例。相较于疫情初期,西安市社区层面导致的传播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控制,随着管控措施进一步落实落细,来自集中隔离人员病例比例逐步提高,社会层面检出病例比例逐步下降,疫情总的趋势呈现下降态势,但仍处于防控工作的攻坚期。渭南市已连续9天没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延安、咸阳近日新增病例均为集中隔离的密接人员,风险总体可控,但不排除零星散发可能。
城中村、大中专院校是总攻任务重点
据省卫健委副主任马光辉介绍,西安市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疫情防控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截至1月4日12时,大中专院校师生共确诊195例,涉及多所学校,西安航空学院莲湖校区、阎良校区,陕西省石油化工学校,陕西工商学院一度出现疫情集中暴发的风险。西安城中村住户共确诊274例,涉及39个村,出现了东凹里村、沙井村、南小张村等城中村多个聚集性暴发点,其中潘家庄村确诊病例达100例。
“因为这些病例在确诊前学习、生活在人员密集的学校、城中村,涉及的密接人员众多,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传播,需要转移到隔离点的人员较多。”马光辉表示,经过连续几天的苦战,高校疫情聚集性暴发的风险得到初步排除,已连续5天未在校园出现确诊病例,城中村社会面多发的局面也得到初步控制,我省疫情防控已进入攻坚拔寨推进社会面清零的总攻阶段,城中村、大中专院校依旧是总攻任务的重点。
马光辉说,对近5日内有新发感染者的城中村,将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入户调查,确保核酸检测、密接次密接管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大中专院校,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一旦出现疫情,建立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进驻学校,落实分区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清洁消毒等措施,严防疫情在校园聚集发生。
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市场供应稳定
本轮疫情发生后,省工信厅立即启动全省医疗物资保供企业应急生产,牵头印发《关于做好当前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强对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供企业跟踪服务,提供生产要素保障,动员96户生产企业应急生产。同时,给28家保供企业出具证明,协调企业司乘人员能够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且健康码为绿码的运输车辆通畅通行,保障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等物资市场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供应。
省工信厅副厅长刘波表示,目前,我省已有医用口罩生产企业56家,医用隔离面/眼罩生产企业17家,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8家。日产能分别超过1500万、65万和10万。全省42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按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储备了满负荷运转30天以上的防护物资,现有储备防护物资平均可运转超过50天。
按照省卫健委测算定点医疗机构收治患者每日防护物资需求,根据我省疫情形势变化,省工信厅及时补充调整了全省应急医药储备计划;为加强医疗防疫物资有效供应,在门户网站等渠道设立“陕西省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生产供应企业供给信息专栏”,为单位和个人就近采购医用防护物资提供便利。
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个人不用负担
据省财政厅副厅长刘红春介绍,截至1月3日,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28.2亿元用于抗击疫情,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亿元,省级财政投入2.5亿元,西安市各级财政投入12.75亿元,其他市县财政投入7.95亿元。
对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出后,个人负担部分将由各级财政予以安排。
在支持做好粮油储备、肉菜储备、重要商品储备、医药储备的基础上,省财政厅在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外,提前下达省级商贸流通专项资金2150万元、新网工程建设资金3635万元,支持做好商贸流通监测、应急调运和农产品流通保供,进一步提升物资供应能力。此外,支持启动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社会捐赠机制,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
为应对疫情等带来的困难挑战,近日,省财政厅提前下达市县2022年财力性转移支付813.14亿元,全力保障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支出。提前下达社会救助和医疗救助资金77.9亿元,支持各地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因病致贫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托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