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满淑涵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大计。
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以“稳”更好地求“进”,以“进”更好地固“稳”,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对陕西而言,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来自经济战线的政协委员畅谈观点、表达愿望、提出建议。
稳是主基调 稳是大局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稳”,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关键词。
“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不确定条件下,稳步前进,意义非同寻常。”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香菊认为,稳经济首先是稳增速。“虽然我们多年强调不唯GDP,但要推动高质量发展,GDP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增速,要避免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尤其是对当前抗击疫情、经济恢复的综合性评价,GDP增速仍然是标志性指标之一。”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同时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财税与金融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两个最为重要的调控方向。”李香菊说,这些信号说明,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政策操作更加稳健有效,注重精准、提升效能,不急转弯,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升全球通胀预期,对关乎民生保障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产生传导效应。因此,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做到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霍学喜表示,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布局的基本面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提出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标。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总体偏弱,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韧性和弹性偏小,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更容易受到冲击,必须重视区域政策的协调,强化对中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政策支持。”霍学喜认为,西部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市场和需求潜力较大,因此优化区域政策支持对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和拓展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变中谋进 稳中求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霍学喜认为,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且一些地区刚刚摆脱绝对贫困,当前要特别关注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非农收入下降、部分农产品特别是果品等高价值农产品出现滞销和价格波动等问题。“值得期待的是,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为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系统升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功能加码助力。‘十四五’期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城乡统筹融合发展都将处于重大发展机遇期。”
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搞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落实好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今年以来,我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多年对“三农”问题的分析研究,霍学喜指出,聚焦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区域,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政策整合优化的“三个滞后”。
他建议,要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乡村发展变化趋势,深化改革激活市场,统筹改革激活要素,健全制度激活组织,赋权赋能激活政策,厘清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引领、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定位和边界,优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科技与产业关系、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关系,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经济大变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持久战。作为经济增长“生力军”,民营企业更需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集聚新优势、实现新突破。
省政协委员、陕西合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申龙认为,新发展格局中,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密码”。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我们所说的是创新,不是躺在故纸堆里说空话大话,而是要真正走出引领市场、创造价值的路子,这就要靠产品转型、产业升级去一步步蹚出来才行。”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金融政策、市场机制等方面都强调要科技创新,发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香菊建议,要发挥好税收经济杠杆作用,构建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而人才则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
作为科教大省,陕西如何在“十四五”更好地盘活创新资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李香菊说,目前,我省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凸显,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略显滞后,创新型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不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还有待提升。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利权作价入股,建立健全股权激励等收入分配制度,以知识价值进行要素配置,充分调动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积极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积极信号,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两个月前,合容电气“智能输配电用中低压开关制造数字化工厂项目”全面建成投产。瞄准“输变电行业领跑者”目标,多年来,贾申龙带领这家“专精特新”企业创造了电力电容器行业的12个新产品、100余项国家专利、10余项先进技术,承担了6项火炬计划项目。
聚焦当下“双碳双控”政策,目前公司正积极拥抱第三次能源革命,拓宽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道路,研发调频储能装置、快速充放电装置等,在细分领域练就“独门绝技”,打造“拳头产品”。贾申龙表示,中央经济会议再次重申的“两个毫不动摇”,七大政策组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鲜明地体现了惠企导向,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再次让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提振信心,期许未来!”他表示,要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抓住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带来的新机遇,实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力加速提升企业自我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