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女到古稀,一生只为潮绣来
传统工艺汇聚一堂的广东潮州古城牌坊街上,潮绣国家级传承人、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康惠芳的潮绣工作室就坐落于此。走进工作室,一件件潮绣精品让人叹为观止。
潮绣是粤绣的主要流派,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以立体生动、金碧辉煌、构图饱满和富有浮雕效果的金丝绒线垫高绣法独异于其他绣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潮绣历史上也经历过盛极一时而后衰败后继乏人的困境。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批工匠的坚守和创新,才有了今天重获兴盛的局面。从事潮绣艺术58年的康惠芳就是这样一位大师级工匠。
秉承工匠精神传承潮绣技艺
康惠芳从小跟着母亲学潮绣,有幸成为潮绣大师林琬英的徒弟后,她更加潜心学习技艺。1982年,康惠芳考入市刺绣研究所,在这个专业平台,她的刺绣技艺得到质的提升,为她从绣娘到大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2005年,她创办康惠芳传统工艺刺绣创意中心,刺绣作品包括人物、动物、山水、花鸟、博古等,绣制的大批潮绣精品销往海内外市场,深受行家青睐。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康惠芳成功创作了双面垫高绣新品种,并总结出一整套工艺流程和绣制针法。在纤细的真丝料上绣制的双面可观的双面垫高绣更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2015年,康惠芳联手同业姐妹,共同发起了多绣种的联合创作,潮绣、苏绣、杭绣、湘绣、顾绣、乱针绣六大绣种联袂,以法海寺壁画水月观音为蓝本,历时两年绣制完成大型绣品《水月观音》。绣品长260厘米、宽260厘米,画面气势恢宏,图案精微多变,是目前中国刺绣史上联合创作出的最大、技术难度最高、运用针法最多、采用绣线品类最多的作品,单是多绣种联袂创作一项便开创了中国刺绣史之先河。
在50多年的刺绣生涯中,康惠芳从未停止过对潮绣刺绣技艺的追求和创新。她掌握潮绣的全部针法和技法,并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挖掘和传承传统工艺上作出重大贡献,并在专业工艺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在潮绣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使潮绣艺术焕发出蓬勃生机。
将潮绣传播到全世界
“我们要走出去,到更多更大的地方去推介,让人们知道我们的艺术。”康惠芳希望把潮绣工艺带到世界舞台,希望将这门传统的艺术发扬光大。
2010年上海世博会,康惠芳接到了绣制广东馆礼品的任务。她尝试借鉴前辈绣制潮州八景的技法,作品展现了广东骑楼、牌坊、醒狮等岭南文化,颇具文化韵味和地方特色。她带领工作室全体绣娘加班加点,数月内赶制出了数百件绣品,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金色骑楼》作品被广东馆指定为高级礼品送给世界各国主要领导人和重要嘉宾,深受外宾赞誉,也让康惠芳深感自豪。
2015年在纽约市“东方视角·70+华人当代艺术暨联合国原创设计成就展”上,康惠芳被联合国文化促进会中美交流中心授予“文化大使”称号。
2018年,康惠芳大师作品《梅兰菊竹》代表潮州市委、市政府赠送给俄罗斯莫斯科中共六大会址展览馆收藏,潮绣作为非遗项目亮相莫斯科,当收到展览馆馆藏证书时,康惠芳说:“潮绣能走上国际平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刺绣的独特魅力,既是潮绣发展的硕果,也是我毕生奋斗的使命。”
倾注心血培养下一代潮绣接班人
康惠芳近年作为广东省粤绣研究所副所长、湘桥区工艺刺绣研究中心技术总监,为培养下一代潮绣接班人倾注心血,从艺至今,传授培训学生徒弟300多名。“只有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潮绣这一民间工艺才能传承新的发展。”
近年来,康惠芳带着两个女儿佘丹辉和佘可燕尝试着将传统潮绣艺术与现代服饰进行结合。女儿们都已成为当地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并成立了自己的婚纱晚礼服企业。她们设计的礼服,大胆运用潮绣立体垫高绣法,以呈现浮雕效果,从立体剪裁到珠绣针法,传承了潮绣的技艺,无不体现了纯手工的精致与细腻。
在潮州市妇联的指导下,康惠芳传统工艺刺绣创意中心设立了潮州市巾帼潮绣培训基地。她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参加制作非遗传承公益广告宣传片。此外,她还参加了非遗文化公益课堂走进大学的活动。
从事潮绣艺术58年,康惠芳获奖无数,她主持创作的大型作品《五龙至尊》《龙腾盛世》《金色中华》《松鹤延年》等获得国级特别金奖2项、金奖9项、银奖2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3项,奖项达18项之多。康惠芳先后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十大南粤女工匠)、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从青葱少女到年近古稀,从一名普通绣娘到如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国家级传承人、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康惠芳用亲身经历诠释了一针一线绣一生的工匠精神。“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人的重视,相信潮绣这块艺术瑰宝一定会焕发出新生的光芒。而我也会责无旁贷地把这个手艺好好传承下去。”康惠芳说。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