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韩永国 通讯员 孙鹏刚
11月19日,咸阳市政协系统举行第三批委员工作室集中授牌仪式,标志着全年“百个”委员工作室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市本级与各市区县政协目前共建成委员工作室156个。
今年以来,咸阳市政协围绕“委员工作室”品牌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发挥委员优势、强化服务保障、注重规范管理,形成了应建尽建的良好局面,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拓展了政协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协商、“零距离”无障碍建言资政的新模式。
精心安排部署提出“百个”建设任务
省政协把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开展“双走进”活动、创新履职形式、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省市县(区)三级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视频推进会召开以后,咸阳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抓早动快,精心筹备,成立工作专班,于6月底召开了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推进会,印发了《关于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2021年年底前全市政协系统建成100个委员工作室的目标任务,并与各市区县政协签订了《委员工作室建设任务书》。
在推进全市委员工作室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咸阳市政协注重委员工作室的建设数量和质量,采取统一规范工作制度、统一制作牌匾上墙、统一审查考核评估等有效措施,推进全市政协系统委员工作室建设有序开展。为确保委员工作室建设提质增效、擦亮品牌,市政协加强对委员工作室履职情况的年度考核,研究出台《咸阳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履行情况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退出机制,对开展活动不积极、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委员工作室予以摘牌。
坚持分类推进突出建设亮点特色
咸阳市政协结合工作实际,满足多方需求,推进各个类型的委员工作室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注重突出界别特色、资源优势、区域差别和委员专长,彰显精细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建设主题鲜明的委员工作室。特别是对各市区县政协之前建成的“委员之家”“委员联络组”“委员学习组”等进行摸底,对符合标准要求的逐步转化为新的类型委员工作室,消除了职能冗沓、机构重复的情况。
经过前期申请上报、综合评估、严格考核,咸阳市分三批共设立了100个委员工作室,其中以个人命名委员工作室55个、界别委员工作室31个、区域委员工作室14个。在市本级、市区县政协分层次设立了科技经济界、教育文化界、农业农村界、医疗卫生界、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室,以及民革界委员工作室、侨联界委员工作室,基本上涵盖了促进经济发展、关心民生热点、广泛凝聚共识的各行业、各领域。咸阳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辟“讲好人民政协故事”“委员工作室访谈”“委员履职故事”“我为政协添风采”等栏目,特别是利用“双走进”“委员活动日”“走基层、访委员、听心声”等活动,广泛宣传推介了“委员工作室”作用成效,拓展了“委员工作室”的内涵和外延,树立了“群众身边政协”新形象。
加强运行指导确保规范有序运行
咸阳市政协从做到“两个公开”、建立记录台账、线上线下联动、保持人员稳定、广泛宣传报道、恪守纪律要求六个方面,加强对委员工作室开展学习交流、倾听民意、化解矛盾等活动的运行指导,要求全市各级委员工作室每月向市政协报送运行情况,对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宣传、推广。
全市政协授牌成立的100个委员工作室已全部进入工作状态,市级层面设立的25个委员工作室进驻委员128名,市区县政协设立的75个委员工作室进驻委员415名。各工作室结合委员职业特点,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通过组织“微协商”“微调研”等,针对本辖区重点工作或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与职能部门协商沟通,每月定期向市政协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形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强大合力,把政协组织的生机活力落实在上下互动中、把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和个人担当展示在双职奉献中,着力打造“家门口”“指尖上”的服务平台,打造停在群众家门口的“民意直通车”。
截至目前,全市委员工作室开展各类活动220余场次,累计1650余人次参与,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68件。武功县政协王永国委员工作室荣获人民政协报首届“优秀委员工作室(站)”,泾阳县程喜娥委员工作室在《陕西政协》作专题报道,这些先进典型为全市委员工作室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树立了标杆、注入了信心和动力,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