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振西 资料图片 □ 记者 蒋维博 “我的学术生命是党给的,是党培养了我,我就应该用毕生所学把专业搞好。”谈及考古发掘工作时,禚振西如是说。
禚振西现任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耀州窑研究会名誉会长。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3年来到铜川,主持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此后,她长期扎根铜川开展工作,为耀州窑遗址发掘和弘扬耀瓷文化奉献了毕生精力。
禚振西以留住历史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为己任,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全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择一事而终一生,将青春年华与毕生所学无私奉献给耀州窑文物保护和耀瓷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1973年5月,铜川灯泡厂进行基建,挖出大量的耀瓷碎片。省考古研究院党组织决定,由禚振西带队开展耀州窑遗址考古工作。
禚振西白天带领队员现场挖掘,晚上回到附近工厂的员工宿舍休息,足迹遍布黄堡、陈炉等地数十平方公里的山梁沟峁,出土瓷片和窑具2万余件,为耀州窑考古研究积累了第一手资料。1984年,受陕西文物考古所委派,禚振西与同为考古所研究员的丈夫杜保仁再次来到铜川,主持了长达15年的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其间,她以考古工作站为家,常年驻守工地,全身心投入到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中。
在两次带队进行耀州窑考古工作中,禚振西克服了设备简陋、生活条件差等困难,不惧风吹日晒、严寒酷暑,攻克了发掘施工和研究论证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先后挖掘珍贵文物200多万件。
1998年,退休后的禚振西接受耀州窑博物馆聘任,担任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长期主持耀州窑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她带队用5年时间完成上店、陈炉、立地坡等窑址考古,发掘出30多处烧造区、20多座窑炉、20多万件陶瓷标本,主持的耀州窑遗址考古发掘获全国首届田野考古奖,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和“陕西十大考古发现”。
2003年,已经65岁的禚振西在陈炉、上店、立地坡等遗址考古中,每天辗转多个发掘点查看工程进度、遗址现象,揭示出唐至元明各时期耀瓷的特征,系统解决了其时代区分问题,理清了每个时期耀州窑制瓷史,填补了北方地区该段制瓷史的空白。
在考古发掘研究中,禚振西经常一边实地勘察,一边深入研究考证,自费到甘肃、宁夏、江苏等地进行考察,多次举办中国古陶瓷和耀瓷的鉴定教学,悉心指导考古队员撰写文博研究文章、编写考古发掘报告,形成了多篇高质量的专业论著。
禚振西是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获得者,也是首位获此奖项的华人学者。她对耀州窑与柴窑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促成耀州青瓷复仿烧制,主持编写了《唐代黄堡窑址》《五代黄堡窑址》《陈炉耀州瓷精粹》等著作,其中《耀州窑瓷》以日文版出版。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无数考古工作者呕心沥血和团队合作的成果,是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支撑,才有了耀州窑这座千年名窑的重见天日。”禚振西说。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禚振西依然在考古的道路上求索,组织编写《金元耀州窑址》《陈炉耀州窑址》研究报告,为耀州窑文物保护和耀瓷产业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