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蒋维博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难题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9月16日,铜川市政协民进教育界别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界别特色优势,走进新区锦绣园小学,围绕群众关切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开展驻室“微协商”活动。
学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当天下午4点20分,驻室委员进入锦绣园小学校园时,正赶上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一阵阵《我和我的祖国》童声合唱传来,循声望去,一群“红领巾”正在老师风琴伴奏下深情演唱。
在操场一隅,航空科技兴趣小组的孩子人手一架航模飞机,正盘腿坐在地上认真听辅导老师讲解伞翼飞机飞行原理。在操场上,田径、武术、舞蹈等数十个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进行着训练。
走进教学楼,语文、数学、英语等十几门文化课程辅导同步进行,图书馆、微机室、创客教室等专用教室全部开放,并有专职教师值守,通过合理安排高效管理,确保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校长侯小军介绍,学校课后服务实施5+2模式,将趣味性与教育性、艺体特长与科技创新自主学习相结合,目前共设计定制化课程30项,开设课后服务课程班45个,服务学生1351人。现在参加课后服务班的学生在自主完成课内作业后,可以自主选择发展兴趣特长。
在实地调研后,驻室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家长坐在一起,围绕做优做实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微协商”,重点就课后服务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教师:校园里恢复了朝气
锦绣园小学语文老师石庆说,课后服务实施前,在备、教、辅、改、考各教学环节中,“辅”一直困扰着自己,对学生们的辅导只能在课间进行。课后服务实施后,自己明显感觉“辅”的时间更充裕了,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深入辅导,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动态,并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课后阅读、精细化书写,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
“整个校园非常有朝气,生机勃勃才是孩子们该有的样子。”班主任老师李维娟动情地说,课后服务推行后,篮球、武术、舞蹈等各种定制课程热火朝天。
课后服务带来了老师们工作量的增加。多位老师反映,从上午7点多上班到下午7点离校,老师几乎“连轴转”,知识储备和体力都有些吃不消,但是看到课后服务产生了良好效果,也就越来越有积极性。他们表示,把课后服务这项民生工程推行下去,惠及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再苦再累也值得。
家长:这是一场及时雨
“对于不能及时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来说,这是一场及时雨。”五年级二班冯文轩同学的家长说,以前都要向单位请一会儿假专门接孩子,课后服务不仅改变了孩子在家里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的局面,让孩子能高效完成作业,还解决了爷爷奶奶带孩子不会辅导的烦恼。此外,相比孩子以前上托管班,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也间接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压力。
李萌是一年级两位新生的妈妈,她坦言,现在的孩子失去了很多童年的快乐,今年学校推出课后服务,自己举双手赞成。通过两周的观察,她认为,课后服务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仅缓解了家长的补课焦虑,也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就我个人而言,有了更多时间打理家庭琐事,也有时间给孩子精心准备晚餐。
委员: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开展课后服务后,孩子们持续在校时间延长,一些低年级孩子普遍有疲惫感和饥饿感。部分家长反映,孩子每天回家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饿”。
针对这一问题,张瑞炜委员认为,课后服务需要调动起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阶段,饿肚子上延时课的问题不可轻视,应大胆借鉴外地经验,及时引入社会化服务,灵活实施“一校一案”,切实解决孩子们吃晚饭太迟的问题。
陈晓娟、付春平等委员建议,要从经费来源、资源供给、师资力量、安全保障、考核机制等多点发力,切实遵循“一校一策”,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真正做到学校贴心服务、学生安心活动、家长放心工作。
“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课后服务是国家站在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台的一项利民惠民的好政策。”路彦峰委员表示,要加大课后服务政策宣传力度,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以实绩争取社会各界对做好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