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委员提案力促智慧城市建设提速
提案承办方表示:全面推动平台建设落地实施;以评价打分方式倒逼各地市加快建设步伐
  □ 实习记者 白瑶
  智慧社区、智慧停车、智慧物流、智慧交通……自2012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全国掀起建设智慧城市热潮,有越来越多智慧化应用融入现代生活,让城市管理更加智慧化精细化,百姓生活更加便捷。
  对标东南沿海先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我省如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让百姓享受到“满格的幸福”?今年省两会,省政协委员胡兴民提交了《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建议》的提案,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要从打造‘城市智慧大脑’、建强队伍、强化资金保障、打通数据壁垒等方面提质加速。”胡兴民建议,要因地制宜部署契合区域发展的智慧城管、市政、应急、监管等应用,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投入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高效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和建设标准规范要求,逐步搭起智慧城市建设的“骨架”。
  201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原则、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我省智慧城市建设由此步入规范化轨道。
  2019年,《陕西省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办法》印发,从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支撑能力、智慧应用程度、产业发展水平、市民体验效果、工作推进情况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应用开发。
  2020年,我省完成首次各地市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并开展了城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联网工作。目前,全省10个设区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全部与国家平台联网。
  记者了解到,宝鸡市新型智慧城市“三中心一平台”、西安市“最多跑一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红专南路智慧社区等已跻身全国智慧城市典型解决方案和地区实践优秀案例。
  优秀案例会带来怎样的“智慧”体验?8月13日,记者来到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看到小区出入口均装有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居民只需“刷脸”就能“秒进”小区。“除小区大门,院内每栋住宅楼也能通过人脸识别进出。”红专南路社区党委书记闫中华告诉记者,人脸识别监控系统还具有呼叫房号、扫码开门、手机APP开门等功能,极大方便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除“智慧”门禁设施,红专南路社区消防、燃气、烟感设备、监控探头等也全部接入了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各种传感器通过物联网进行实时自检,任何环节发生故障,系统都会准确提示物业人员进行干预。
  随着AI、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作为一名“老陕”,胡兴民在对我省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应加快各类创新应用的开发部署,设立专门账户,做好智慧城市建设资金保障,推进部门间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城市运行管理集中可视化。
  胡兴民的提案受到承办单位省住建厅、省工信厅高度重视,两部门派专人就提案办理情况多次征询他的意见建议。
  省住建厅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督促各地按照“边建设、边完善”“先联网、后提升”的工作要求,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落地实施。同时,规范各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应用体系、数据体系、基础环境和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平台无缝对接、数据共享、信息互用、平稳运行。
  “十四五”期间,省住建厅还将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专项支持,围绕智慧城市管理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工作。
  如何进一步做好相关评价工作?省工信厅大数据产业处副处长杜玮介绍,我省现行智慧城市评价办法由两部分指标组成,即工作推进情况评价指标、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共包含14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该评价办法采用百分制,其中,工作推进情况评价占40分,智慧城市评价占60分。“接下来,省工信厅将深入开展各地市智慧城市评价工作,通过评价打分的方式,倒逼各地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省工信厅表示,将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南》《新型智慧城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技术规范》《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等编制印发,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支撑服务、创新应用等方面,不断健全我省智慧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