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满淑涵
与出生、上学、长大一样,养老也是人生中颇具代表性的“第一次”。
央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养老”一集,讲述了不同老人在晚年作出的“养老选择”,去养老院还是留在家里,是饮食起居、看病就医、文化娱乐、亲情陪伴等一系列问题的连锁反应。数字化时代,康养产业正在积极拥抱新兴技术,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社区也在高技术、快迭代中为夕阳红增彩添色。
围绕“智慧康养产业升级”议题,7月27日至30日,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开展专题调研,在市场前沿问计问需、出谋划策。
优化服务增色“夕阳红”
走进西安市碑林区东关南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温馨整洁的餐厅赏心悦目,后厨窗口喷香可口的饭菜陆续出锅,老人们可以选择来此堂食,也可以在家坐享助餐服务。餐厅一旁的医务楼还能够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
负责投资运营这家日间照料中心的西安建工柏颐居颐养院还兼具护理院功能,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集中托养服务。“我们与西安市第九医院、第一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构建老年人绿色就医通道,确保老年人在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到达医院进行治疗。”西安建工柏颐居颐养院院长叶飞说,在当前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下,“尊重岁月的价值”应是养老服务从业者秉持的发展观和价值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守护幸福夕阳红?调研组在养老服务一线寻找答案。
西安碑林区康福得护理院是一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收住老人平均年龄85岁,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多。“我们的服务定位就是满足老人及其家属对养老护理和医疗康复的双重需求,通过专业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高老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康福得护理院院长申骁韬介绍说,从生活照料到康复护理,再到临终关怀,每一个环节都要力求服务专业。
“收费标准怎么定?”“护理团队由哪些人员构成?”在参观护理室样板间时,调研组成员不时关切发问。
目前,招人难、留人难是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的人才困境。申骁韬说,科班出身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从服务一线干起,一入职就希望上管理岗,“但这完全不现实”。
调研组建议,应根据服务需求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养老护理人才双向培养,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岗位补贴制度,建立梯级晋升机制,明确合理的职业发展前景,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地位和待遇,通过薪酬、福利、考核、评价等手段,吸引人才特别是年轻护理人才投身康养行业。
传统模式加载智慧手段
充分释放“银发经济”潜能的前提,是疏通数字化应用“赌点”,让老年人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拥抱智能产品和方法。
在国家政策加持下,各地纷纷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工作,构建信息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以万物互联、移动互联提升综合管理服务效率,增强老年人数字化使用体验。
2019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加快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
汉中东方老年公寓是较早试水智慧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之一,目前已经搭建极简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操作无壁垒、体验无障碍,并依托社区嵌入服务,细分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汉中东方养老集团董事长张素艳介绍说,平台还可连接到老人子女端,实现亲情互动。“此外,大数据还能够分析老人的消费习惯、行为特征、日常轨迹、兴趣爱好等信息,精准提供健康饮食方案、活动计划、旅游计划等。”
作为我省唯一一个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城市,汉中市正聚焦“医养在汉中”品牌,多渠道引进外埠高端医养机构,安康通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
南京新百旗下的安康通致力于打造中国居家和社区智慧养老引领者,已在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23个省市开展业务,累计建立智慧医养指挥中心100多个。今年3月,安康通正式落地汉中,成立了汉中安康通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这家公司已成为汉中最大的长护险服务商,客户量占汉中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康养产业发展势头正猛。洋县朱鹮国际康养生态城、汉中美康熙苑高品质医疗智慧颐养园区等康养项目纷纷落地建设,打造加载数字化应用的康养产业升级版。
要高度还应有温度
智慧化手段加持,除了软硬件升级,还需要对目标群体、行业人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成为智慧康养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迈过去的坎。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曾指出,智慧养老要真正以老年人为本,不能技术至上炫技术,要警惕“智慧不养老”“养老不智慧”。
在西安市碑林区老年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掌上养老院”让调研组眼前一亮。平台引入社会力量承接日常运营管理,向老年群体提供无偿、低偿服务,兼顾个性化、专业化有偿服务,涵盖助餐、助洁、助医、助浴、助行、助乐、助买和助急的“三档八助”服务。目前,中心日均提供服务800到1000人次,惠及社区和周边群众7万余人。
“小度小度,帮我看看该吃什么药了。”借助百度AI机器人,老人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完成需求反映。据运营方陕西瑞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婷介绍,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掌上养老院”相对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降低了管控成本,同时也优化了老人、家属以及护理员的连接方式。“尤其是这次疫情以来,社会各个层面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有了新的认知,通过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连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人和家属的焦虑。”
“过去我们尝试给老人免费发放智能腕表,防走失、防跌倒,但实际应用中,很多老人因为嫌麻烦、不会用、耗电快弃之不用。”碑林区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科科长田新社说,随着智能产品和服务模式的适老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智慧康养的人文温度也在不断彰显。
调研组建议,智慧康养既要追求技术高端,还应兼顾服务温度,切实考虑老年人的真实感受,推进康养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管理服务,不要让智慧康养仅仅“看起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