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婧
李杰两年前大学毕业留在了西安,在陕西建工第一集团第七公司工作,至今已搬过4次家。黑中介、不厚道房东、奇葩合租室友、水涨船高的房租……让这位“西漂”小伙说起房就一脸无奈。“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监管,切实整治好租赁市场,也希望西安这座城市能越来越好,让所有‘西漂’青年都能安心留下来,融入并爱上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7月29日,带着“西漂一族”的心声,李杰第一次走进省政协机关。
当日,省政协召开“促进我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李杰讲到的“租房烦恼”,引起了与会者共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西安常住人口已从448万增长至1295万,成为我省第一大“人口净流入城市”。数字的背后,是面对收入与房价的差距,新市民与日俱增的租房需求。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关乎民生福祉。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基础制度和支持政策。围绕为民解“房”忧,此次月度协商座谈会,与会委员、专家学者直面住房租赁现状及短板,摆问题、支实招,共谋“人人有所居”良策。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和建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开工建设公租房约88万套,住房保障覆盖率约为11%,远高于全国水平,有效改善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缓解了新市民住房需求现状。
成绩面前仍存在短板。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赵力强结合调研实际指出,我省目前新建商品住宅户型多数偏大、中高端住宅供应多,这在客观上造成租赁市场内房源供应与市场需求失衡的状况。
“应加大保障房和普通住宅建设,户型以8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为主,尽量将公租房项目安排在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备,以及人口集中度高、市场需求旺盛的区域。”赵力强同时建议,建立合理租金机制,以西安为试点城市,逐步加大力度推行“租购同权”。
赵力强的发言引发与会人员共鸣。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我省住房租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供需矛盾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化解,为此还应着力拓展房源渠道,增加市场供给。
“青年是城市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保障,政府应采取差异化策略,为青年群体、新市民提供有效租赁住房供给。”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赵惠英建议,应侧重发展分散式长租公寓,探索提供租房贷款或以公积金支付房租等方式,减轻租户经济负担。
“据调查,西安市老旧小区空置率在30%左右、新建小区空置率在40%左右,这些小区周边生活休闲和公共交通设施通常较好,与青年群体工作地较为分散的现状相契合,更能满足这一群体的住房诉求。”赵惠英同时建议,挖掘城市内部不同板块之间住房供应数量与结构,盘活存量住房资源。
专业住房租赁机构在住房市场需求中扮演着“牵线人”角色。目前,西安从事住房租赁专营业务和开展租赁住房居间代理的经纪机构总数约为900余家,掌握房源超过25万间。对此,该如何加强监管?
陕西宝梧桐树住房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民认为,住房租赁属于“河宽水浅”的民生行业,市场容易出现不规范行为。他建议将个人从事房屋出租经营纳入有效监管范围,规范行业信息发布,“特别是应加大对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信息发布的监管力度”。
2020年7月,我国将西安等8个“人口净流量大”的城市纳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连续三年提供总计24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然而,省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租赁市场的意愿并不强烈。
西安市政协委员、中信银行西安电子城支行副行长阎明认为,目前西安在培育和发展机构化、专业化、金融化住房租赁主体方面,还面临企业投入大、人员成本高、资金回流慢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租赁市场发展。
“不久前,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其中明确了对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出租住房的增值税、房产税的降税政策,希望我省尽快出台相应落地配套政策。”阎明建议,加快推动将公益性租赁住房纳入公募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范畴,以提高专项资金的风险防控水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陕西省房地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燕指出,我省还存在公租房后期维护以及运营管理费无明确来源的问题。她建议,探索公租房维修基金筹集渠道,严控公租房维修资金使用审批,加快建立维修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西安作为高校聚集城市,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由于待遇偏低等因素,导致人才引进困难、流失现象突出。如何在各地“抢人大战”中占据“住房优势”,已成为吸人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近十几年来,陕西高校基本上没有在校内新建经济适用房等福利性住房。面对市场高价商品房,引进的人才和青年教师购买住房压力巨大。”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高校人才租赁住房建设尽快落地实施,为加快我省高校追赶超越中东部地区高校的步伐,加快“双一流”建设,提升综合配套保障能力,为引进和留住人才创造条件,有效缓解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