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省政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专题调研报道
靶向发力 做好乡村振兴“大蛋糕”
  □ 记者 李彦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围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两个议题,7月6日至8日,省政协副主席魏增军带领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专家深入汉中市进行实地调研。
  河口村位于汉中市留坝县武关驿镇,辖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0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27人。2013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口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开发乡村旅游,从一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全县产业强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绿树葱茏,烟霞掩映。调研组一行走进河口村看到,在垂钓基地、农耕采摘园、荷塘、乡村大食堂、文化长廊等地,有不少游人在拍照、垂钓、观光。
  随着“长江十年禁捕”工作的实施,户外钓鱼爱好者不能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进行野钓。河口村借此契机举办垂钓大赛,一时间吸引全国各地野钓爱好者纷纷参加。如今的河口村垂钓基地由村扶贫社管理运行,每年至少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6万至8万元。
  据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周晓明介绍,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开展,河口村通过发展食用菌、中蜂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40余万元,2020年河口村为全村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9.9万余元,户均增收1286元。为此,河口村相继获得“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村庄清洁行动省级先进村”等多项殊荣。
  看着眼前的荷塘景色,一朵朵荷花正竞相开放。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范福会感慨地说:“应紧紧围绕绿色做强做优做大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旅游,保护好、滋养好、利用好青山绿水。”
  他建议,要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持续搞好环境整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引人引智引资,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调研组在留坝县留香溢品商贸有限公司了解到,近年来,该公司在陕西及周边地区每年收购、销售香菇达800余万斤,带动全县60%以上菇农户均增收5700元,同时,吸纳所在村贫困户14户入股股金15.8万元,户均分红1400元。此外,还带动周边农户50余户参与务工,户均增收3万余元。
  “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强化金融税收的扶持优惠举措。”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唐周怀建议,要因地制宜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产业。
  调研组来到留坝县火烧店镇太子岭蜂场。据了解,目前该蜂场累计投入资金26万元,现有中蜂253桶(箱),占地20余亩,年均可产蜜1300余斤,收入7万余元。
  据留坝县副县长、火烧店镇党委书记尹鹏先介绍,蜂场建设至今已累计为村集体增收14万元,带动10名贫困劳动力参与到中蜂繁育基地建设,人均年增收600元。同时,该村还聘请3名有技术的贫困群众担任中蜂繁育基地专业管护和技术人员,人均年增收1.2万元。截至目前,两个中蜂繁育基地累计带动66户210名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800元。
  喜人的成绩背后,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实地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农村懂市场、会经营的管理人才匮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在银行融贷方面缺乏配套支持政策,融资渠道仍然不畅。
  委员们建议,应持续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能力提升培训,更新发展观念;出台完善鼓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在融资等方面探索完善支持政策。
  调研组成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罗丞建议,应在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补齐经营管理短板、优化集体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加强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
  走进留坝县火烧店镇中西沟村,这里绿树掩映、村容整洁,令人耳目一新。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四养一林一旅游”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旅游人数逐年攀升,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要突出地方文化资源特色,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多种要素狠下功夫,挖掘地方资源和乡土文化特色。”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呼燕指出,要严防产业同质化现象,克服“一味模仿,千篇一律”,使乡村旅游业真正具有吸引力。
  乡村振兴牵动着委员的心。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统筹,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与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打造全域旅游深度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加快完善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基础性支撑。
  省政协副主席魏增军指出,要突破单一农业限制,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土地流转进程,巩固经济发展基础;设计帮扶长效机制,增强造血功能;制定市场化聘任政策,打造现代化管理团队;围绕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要制定科学规划,绘制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蓝图;优化配置资源,融合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产业;要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