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西来在创作中 □ 实习记者 刘凡銆 今年63岁的胡西来有个梦想,他要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用手中的纸笔记录下祖国的发展变化。自2018年从西安铁路局退休以来,胡西来的脚步遍及全国200多处革命遗迹,并于今年创作完成了152幅有关党史题材的丝网版画。三年来,为了抵达遥远的目的地,胡西来总是辗转于全国各地的火车站之间,背着一个装有地图和相机的挎包颠簸于写生途中。
创作时,胡西来十分专注,会将所有事情都抛诸脑后,有时能画一晚上,有时在家埋头作画几天不出门也是常事。胡西来说,自己在绘画时总是心无旁骛,心里只有创作这一件事,只要脑海中闪现出一丝创作灵感,便会立即开始动笔,每一幅丝网版画几乎都是一气呵成的。
为了能安静地创作,胡西来将家里的客厅改造成工作室,由于创作的丝网版画的画幅较大,他将两块方形木桌拼接在一起,画完一幅版画就将其卷好放置在桌旁,或张贴在四面的墙壁上,创作过程全神贯注,甚至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看到阳台上的光暗了下来,才知道一天已经过完。”
从创作第一幅版画开始,三年多来,胡西来已经用掉了六百余支中性笔芯,用过的笔芯他舍不得扔,就统统装进一个纸盒里,不知不觉一个纸盒已经装满了。“这些空笔芯是我绘画历程的见证,看着笔下这一片片红色热土,一股对革命岁月的崇敬之情便涌向笔尖。”胡西来说,绘画过程中,他始终饱含着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崇敬之意,为了画好这组党史题材的丝网版画,他为此专程走了一遍长征路,深切感受到革命事业的艰辛,在画烈士陵园和战役遗址时流下滚烫的泪水,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感到自豪。
在152幅版画作品中,让胡西来耗费笔墨最多的是一幅名为《星星峡“西路军魂雕像”》的作品。2019年,胡西来从西安乘火车出发,一路向西跨越1200多公里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星星峡镇,这里曾是红军西路军浴血西征后抵达的地方。在红军西路军进疆战士雕像前,胡西来伫立良久,心中默念六遍碑文,为革命先烈西进星星峡的艰险历程而深深感动。根据照片与当时的感受,胡西来经过一个月时间终于创作出《星星峡“西路军魂雕像”》画作,他希望通过这幅作品能让后人铭记红军西路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三年以来,为了追寻红军的长征足迹,胡西来还去过瑞金、湘江、夹金山、遵义等革命圣地。每次出发前,他都要查阅《中国高速公路网及城乡公路地图集》,提前规划好路线,再把制定的路线画在笔记本上,途经的地点都要标注清楚,并在旅途中随身携带。每抵达一个地点,他都要把当时的感受、遇见的事情记录在本子上,以供绘画时参考。“通往革命遗址的路途常常曲折难行,作为一个平凡人,能通过我的脚和纸笔重温一遍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胡西来说。
胡西来不是科班出身学习绘画的,这种用纸笔记录时代变迁和生活场景的兴趣源自高中时期。那时候,胡西来喜欢在放学后拿着铅笔与速写本画画,行走在西安的每一条大街上,记录下一切他看到的事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机还不多见,那时候我就想多记录一些家乡的街区角落,作为一份有意义的纪念品留存。”2010年,胡西来以记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安市区街道与生活场景为内容的速写作品集《岁月的记忆》,被西安市档案馆永久收藏,该作品集共收录其创作的绘画作品153幅。
由于在西安铁路局工作过三十年,胡西来对西安铁路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岁月的记忆》作品集中,有许多他对铁路生活的片段回忆,从“82年宝成线水害抢险工地”“抢险工地的农民工”,到“火车站的客运三轮”,再到“30吨重的木制火车皮”,将自己多年来在铁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记载其中。
“短短几十年间,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我作为一名铁路职工为之骄傲。”一直以来,胡西来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记录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2013年10月,他绘制了第一列试运行动车“和谐号”在西安经济开发区朱宏路立交桥上穿梭而过的场景。为了捕捉动车飞驶的瞬间,天刚微亮,他就来到立交桥对面拿着相机等待。当看到动车行驶过来时,他兴奋地蹲在地上连拍了十几张全景照片,之后从中选出最合适的一张,并根据照片在家闭门不出画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完成。而后,胡西来又相继创作了“高铁武昌段”“高铁通过永定河”“古田高铁站”等作品,用手中纸笔描绘了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历程。
“我始终深信创作者是有使命在身的,是有社会责任的,一名创作者要时刻心系祖国。”胡西来说,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是他创作的不竭动力,也是这份热爱支持他一次次跋涉远途,一笔一画间都充满了他对祖国山河无限的敬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