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玉彩
箭筈岭又名箭筈关,位于陇山余脉千阳境内千河之南的山巅。
箭筈岭山高坡陡、地势险峻,扼守南北交通通途。千阳进入宝鸡,要沿千河南岸的龟山山梁,一路向南,越过箭筈关,再从县功川到达宝鸡,山高关险,极不方便。明代编写的《陕西通志》是这样记载箭筈岭的:“汉魏以来,由秦图陇者,必道隃麋(千阳在汉代叫隃麋);唐宋之际,由蜀图秦者,必攻箭筈。”箭筈岭是历来兵家要地,历史上这里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争。
五代时,蜀国皇帝王衍于乾德二年(公元920年)11月,派军队分两路进攻占据凤翔地区的岐王李茂贞,侍中王宗俦为山南节度使(今汉中市)领兵伐岐,出故关(今陇县固关),后进入良原(今甘肃镇远县)。初十,王宗俦向陇州发起进攻。岐王李茂贞亲率一万五千军队驻扎千阳防御。蜀国将领陈彦威从大散关出发,在箭筈岭与李茂贞军队交锋,大败李茂贞。现代军事学家陈显泗在他编写的《中外战争战役大词典》中,把此役标为“千阳之战”。
宋元时,抗金英雄吴玠吴璘退守宝鸡。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金兵开启了夺取和尚原的战斗。金军主帅完颜宗弼命令驻守在凤翔的金军首领,带队消灭掉把守箭筈岭的宋军后向南进攻,与从阶州(今甘肃康县、武都一带)、成州(甘肃成县一带)北上的乌鲁、折合两万骑在和尚原会师。五月初八,乌鲁、折合行至大散关前,但攻打箭筈岭的金兵,却被宋军凭借箭筈岭的险峻地势死死阻拦,不能前进一步。吴玠命令和尚原的宋军坚守不出,待金兵出现疲惫状态时发起攻击,金兵大败,退至黄牛堡。吴玠在和尚原击溃金兵后,派杨政带兵增援,杨政和守卫箭筈岭的宋军前后夹击,一举将金兵击败,斩千户和酋长各一人。宋军凭借箭筈关的险要地势,成功阻止了金兵在和尚原合围吴玠的谋图。
民国时,国民党军队在箭筈关修筑了两个碉堡,常驻军队把守设防。1948年4月,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出击西府,占领宝鸡,炸毁国民党军火库。随即,国民党调重兵联合反扑,军事形势发生变化。大敌压境之时,西北野战军向北撤退,一路经凤翔县桂家峡进入千阳,一路就是从宝鸡县功镇翻越箭筈岭入驻千阳的。
1942年,翻越箭筈岭从千阳到达宝鸡的公路修通,此路遂成为宝鸡通甘肃、宁夏的主要交通干线。解放后,人民政府曾组织劳力三次对此道进行改造,截弯降坡、筑石铺沙,改变了晴通雨阻的状况。上世纪70年代,虽已改造成油渣路面,但由于坡陡弯急,遇到下雪天,车辆通行依然艰难,一断就是数天,严重制约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1998年,陕西省公路局投资2400多万元,在箭筈关下开凿了一条近千米长的隧道,自此天堑变通途,彻底解决了这条路通行不畅的问题。
耸立在巍巍群山、茫茫林海中的箭筈岭关隘,如今已成人们登高怀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