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婧
“以前冬季蔬菜供应匮乏,顿顿离不开萝卜、白菜、土豆,现在餐桌上的蔬果天天换花样,咱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站在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前,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副主任唐周怀欣喜地感慨道。
4月27日、29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围绕“发展高质高效设施农业”议题,联合省农工党,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分别在西安市长安区、蓝田县开展第三期专题调研。
秦岭之荫,灞水之源,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了蓝田山区湿润的气候环境,为当地食用菌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4月27日,调研组一行在蓝田县灞源食用菌扶贫产业园温室大棚内看到,上千袋食用菌菌棒整齐地码在架上,农户们正忙着采摘香菇。
小香菇撑起大产业。灞源食用菌扶贫产业园拥有设施食用菌生产大棚306座,并配套建设有冷库、烘干车间、菌棒生产车间等。园区采取“园区+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以标准化种植为切入点,着力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当了解到园区香菇大多销往西安等周边城市的情况时,省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志德表示,食用菌产业园的建设符合农业经济学规律,“农业生产一般呈带状或同心圆分布,蔬果基地大多应规划在城市附近,以保障市场蔬果有效、稳定供应。”
设施种植是保障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的有效途径,对此唐周怀也有同感。他建议城市在设施农业布局上,要由近郊单层次基地向中远郊多层次基地转化,形成近、中、远郊相结合的多层次配套的蔬菜生产格局。
近年来,蓝田县牢牢把握农村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温室种植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大棚经济”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产业园吸纳移民搬迁户就业的做法很好,既解决了园区用工问题,又解决了移民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王国根就此建议,应通过设施农业的发展壮大,吸引更多外出务工的本地农民回乡创业,不断消弭农村人口流失造成的“空心村”现象。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宝鸡市政协党组书记何存贵认为,现代化的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先进技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要加大对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与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融合。”
如果说设施“菜园”丰富了百姓的餐桌,那么设施“花园”则美化了群众的窗台居室。4月29日,调研组一行来到西安市长安区秦岭花世界调研,此时园区里蝴蝶兰、风信子、郁金香等花卉竞相绽放,姹紫嫣红,成为春日里一道亮丽风景。
“这里是西北最大的花卉集散中心,除了传统花卉植物外,还有来自丹麦、韩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珍贵花卉。”秦岭花世界总经理司建波介绍,秦岭花世界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花园”优势,深耕花卉研发、种植、销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打卡拍照、悠闲观赏、精心选购……看着花丛中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呼燕甚为欣喜,“以前人们总觉得鲜花是没啥实际用处的东西,但现在不一样了,鲜花为百姓生活创造了仪式感和小浪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鲜花点缀幸福生活。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了。”
设施“花园”打破了花卉生长的季节和地域限制,既可利用其稀缺性提升市场竞争力,又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美丽”产业。调研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李建明表示,目前我省设施花卉从生产、种植到销售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其巨大潜力还远未释放。“近年来,城市发展建设限制了设施花卉园区的发展。”为此,李建明建议扩大城市周边设施“花园”建设,促进我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成员、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研究员陈志杰认为,设施种植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发展花卉产业前景巨大,但还需在硬件设施上进一步提升。他建议,要因地制宜制定我省设施农业硬件统一标准,以推进设施农业规范标准化发展。
“要把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放在心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助力我省‘千亿级’设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调研返程途中,呼燕语重心长的话语,又引发了大家新一轮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