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政协主席刘印生 记者 杜静波 摄 □ 记者 刘菁 1月25日,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陕西大会堂开幕,省政协主席韩勇代表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报告将高质量发展贯穿于2021年工作安排始终,在工作要求上突出了一个‘高’字,对人民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特别是要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和社会高效能治理开展高质量协商议政,很受鼓舞,深受启发。”会议间隙,省政协委员、铜川市政协主席刘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去年省两会上,您提出通过落实五个“3+1”在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上双向发力,促进政协协商提质增效。一年过去了,成效怎么样?
刘印生:应该说,成效还是不错的。按照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五个“3+1”总体思路,铜川市政协紧扣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我充分感受到了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和协商民主的生机活力。全年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加强政协党的建设,来确保政协事业正确政治方向。聚焦全市大局和脱贫攻坚、转型发展等重点工作建言资政,协商成果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10次。特别是在“建言‘十四五’,助推铜川高质量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上,常委们提出的推进西铜一体化、新区耀州一体化、王益印台一体化发展等建议被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之中,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自身建设是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市政协按照全国政协和省政协要求,着力解决市、区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召开市区县政协联席会探讨破解之法,市、区县两级政协组织增加机构和编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搭建履职尽责平台、制定出台配套考核管理办法,引导委员主动履行委员责任,认真做好“委员作业”。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引导广大政协委员主动参与,捐款捐物120余万元,提交提案1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15条,为全市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助力脱贫攻坚,铜川市政协创新性开展的“结亲戚”活动受到全省各级政协的关注,开展情况怎么样?
刘印生:市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脱贫攻坚积极建言资政,搭建起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身体力行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平台,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展了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戚”活动,按照“双方自愿、就地就近”原则,突出“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目的。
一年来,委员们积极参加政协履职活动,共有755位住铜省政协委员、市区县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结亲戚”772户,开展联系6391次、走动5273次、讲政策2983次、送温暖1743次、办实事1001件,不管是政协委员还是政协机关干部,都实实在在地发挥了自身优势,为脱贫攻坚贡献了政协力量。
记者: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铜川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关键一年。铜川市政协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什么?都有哪些具体设想?
刘印生:今年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突出“推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这一主线,按照市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五个“3+1”总体思路,着力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全力助推铜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紧扣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按照“聚焦转型发展、乡村振兴、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工作思路“3+1”,深入调研,协商议政。落实“主席联系界别、专委会联系部门、常委联系委员和委员服务群众”工作方法“3+1”,坚持把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议政等各项活动中。围绕落实“政治协商有实绩、民主监督有成效、参政议政有深度和凝聚共识鼓干劲”工作要求“3+1”,探索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微协商,继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促进政协履职更加规范、富有成效。按照“每年参加一次政协活动、提交一份高质量提案、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和与一户以上农村贫困户‘结亲戚’”委员发挥作用“3+1”,引导委员做好“作业”。抓实“强化政治引领、优化学习培训、深化作风纪律和严格考核管理”队伍建设“3+1”,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不断提升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履职尽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