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陕西苹果如何闯出大市场
— —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聚焦陕西苹果高质量发展建言
  □ 首席记者 李荣
  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陕西,每3杯苹果汁就有1杯来自陕西。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苹果种植面积达921.9万亩,产量为1135.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为917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和世界苹果产量占比分别达1/4和1/7。
  西安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陕西出口新鲜水果1.7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4.92%。其中,新鲜苹果出口增长11.86%。
  然而,纵观步入发展快车道的陕西苹果产业,既面临着外地苹果的竞争压力,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优、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缓慢、产业后整理水平不高、品牌综合实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等亟待突破的短板。为此,在12月22日省政协召开的“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上,与会政协委员、相关厅局负责人、陕西苹果产业从业者汇聚一堂,共同为做大做强陕西苹果产业建言。
  “全省注册苹果类商标343个,但缺乏真正叫得响、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名牌。区域公用品牌中最知名的‘洛川苹果’的品牌影响力与‘烟台苹果’还有一定的差距。”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呼燕在发言中指出,品牌效益与我省果业规模不相称,“大商品、小品牌”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弱现象亟待破解。
  她建议,大力推进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建设,从省级层面出台有关陕西苹果宣传、品牌运营等营销战略,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整合品牌资源,打响陕果区域公共品牌,讲好陕西苹果故事。
  “我省的苹果规模、产量绝对是全国第一,但与产量第二的山东相比,我们在品牌建设、品种创新、产业体系、运营、宣传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省政协常委、咸阳市副市长程建国说,我省从事苹果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少、小、弱,带动能力差,果农多,缺乏有效组织是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短板。
  “要构建全省果品运营管理体系。”程建国认为,应在省级层面出台有关陕西苹果宣传、品牌运营等管理办法,通过省市联动,共同打响陕果区域公共品牌,打造陕西苹果品牌群;对在境外开展宣传推介、品牌申请、商标注册、产品认证以及在省外开展陕西苹果品牌宣传推介、冷链库存、专柜专店销售的企业应给予扶持补贴,进而不断扩大陕西苹果的市场覆盖面;建立果品销售协会,通过各类销售主体把分散果农组织起来,推行品牌代理、电商销售、农超、农校等营销模式,提高果品直供直销能力。
  省民革建议,抓好品牌营销,明确市场定位,注册品牌商标,通过承办、参与各类大型农产品交易会、贸易洽谈会、产销对接会等积极拓宽中高端销售渠道;大力培育电商企业、搭建电商平台,借助新媒体加大产品宣传和销售,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陕西苹果规模、产量虽位列全国第一,但销售形式却极为单一。宝鸡市政协在调研中发现,全市80%左右果品还是以地头销售为主,10%的果品通过区域性市场自销,目前线上销售、期货交易等新型营销手段呈现发展滞后的局面;网红带货以园区、企业负责人单打为主,影响力和带货能力十分有限。
  为此,宝鸡市政协建议,加快果品产销服务中心建设,建设果品产地分级销售集散市场和电子商务服务站,提升果品分选精准度和冷藏冷运能力,促进果品贮藏增值和优果优价销售;支持企业加大速冻果片(果丁)等产品、技术开发和应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苹果产业发展效益。
  “陕西苹果应在品牌化方面下功夫。”省政协委员、渭南市政府秘书长王小平建议,加快区域协作,整合地域品牌,统一商品标识、统一实施运作,打造陕西苹果公用品牌。支持企业申请创建自有品牌,提供特色化产品、个性化渠道,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体化的品牌格局。依托“一带一路”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陕西苹果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铜川市政协认为,省上应出台政策措施,列支果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各市推广果品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陕西苹果的品牌竞争力、地域优势亟待增强。”咸阳市政协委员、礼泉县园艺站站长韩武装认为,品牌已成为苹果产业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陕西苹果要唱响个性化品牌和地域品牌,形成独有的品牌优势和品牌效应。
  韩武装建议,各级苹果产业主管部门要践行健康、安全果品理念,大力实施“绿色山地苹果”品牌升级工程,以山地为特色,以绿色、有机技术标准为保障,建设陕西山地苹果分地域(市级)大品牌,不断提升陕西苹果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