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康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神木市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走出了一条保生态促增收的精准扶贫之路,实现了扶贫增绿“双丰收”。
李建新是神木市沙峁镇石板上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而无法干重体力活,加上两个孩子上学开销比较大,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7年,李建新被市林业局聘为生态护林员,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有了保障,最终摘掉了贫困帽。
李建新高兴地告诉记者,生态护林员工资一年下来一万多元,相对其他工作,这份工作比较轻松,时间也比较自由,还不耽误回家喂养牲畜和下地干活,这样一年下来各种收入能达到两万多元,现在生活挺好,政府的各项帮扶政策也非常好。
近年来,神木市将林业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这种“生态+扶贫”的模式,不仅为贫困户开辟了增收途径,还促进了当地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神木市林业局天然林保护管理站副站长徐生亮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神木市累计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52人为生态护林员,每名护林员管护林地面积约为2000亩。通过生态护林员的聘用,不仅可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还有效推动了全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李建新通过生态护林员这一公益性岗位得到了稳定的工资收入,实现脱贫了,日子也越过越好。而神木市锦界镇乔巴泥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染埃强,则通过参与生态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以及享受退耕还林和公益林的政策补贴实现了脱贫。
染埃强告诉记者,原来他家靠种地维持生计,产的粮也不多,也卖不了多少钱,现在实施退耕还林,国家给他们相应的补贴,同时他们还能通过打工一年挣上三四千元。自从实施退耕还林以后,村里的环境好了,风沙也没有了。
经过神木市林业局多次调研,锦界镇乔巴泥沟村结合本村地理优势,实施了退耕还林与公益林生态工程,不仅解决了村里大量土地撂荒问题,而且还让村民得到了生态效益补助,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和脱贫攻坚的“双赢”。
神木市锦界镇乔巴泥沟村第一书记孟秀利说,乔巴泥沟村总人口315户912人,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现已实现退耕还林4800余亩,每亩补贴1200元,公益林2万余亩,每亩补贴13元,每位村民都能享受到公益林和退耕还林的补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神木市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神木市林业局副局长高峰说:“近年来,神木市生态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就业扶贫三大举措,确保相关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到人,累计向贫困户兑现生态效益补偿金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280余万元,带动近2万贫困人口脱贫减贫;国土绿化推进过程中通过任务倾斜、苗木采购、接纳贫困人口务工等措施增加收入,按要求聘用52名生态护林员,49名封山禁牧防火管护员,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