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雪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这是昔日南沟村的真实写照。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烂杆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以来,积极实施“三变”改革,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硬生生蹚出一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脱贫之路。
南沟村位于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是一个典型的拐沟村、“烂杆村”。据60岁的村民刘润喜回忆,以前要去一趟城里,得先走好几里黄土路到沟口再搭车。“说实话,那会儿我家买袋米面都很拮据。”这个常年只靠种植小杂粮为生的家庭,在儿子生病后彻底成了贫困户。
刘润喜一家的生活,从2015年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沟要学,南沟要变。为了改变“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干事难”的落后面貌,2014年底,南沟村党支部大胆改革创新,确定了“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思路,探索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并全面启动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蹚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南沟路径”。
在村支书张润生的积极协调下,南沟村与本村企业家张维斌建立了合作关系,将村里2.25万亩废弃耕地、荒山荒坡沟洼土地进行流转。不仅如此,村党支部还领办成立了经济合作社,设置了土地、人口、村集体、扶贫4种股权,负责管理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公司每年保底给合作社固定分红35万元,合作社按占股比例给群众分红。现代农业采摘园、薰衣草花海、油菜花观光、儿童乐园……2019年,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吸引游客50万人次。游客多了,停车场的生意也好了。刘润喜将自家1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旅游扶贫停车场,每年可得分红2000元。
除了在景区日常劳务获取收入,2016年,当地企业建成了高标准矮化密植果园1060亩,刘润喜将家里的9亩果树入股,今年已经开始挂果。驻村干部张光红说,果园还没开始售果盈利,就已经实现了农旅融合,目前已认领果树3000株。“认领一棵树500元,这些收益也很可观。”如今的南沟村村民,人人都是股东,每户至少入股1个合作社。
“这些年,我们家每年有好几万元的收入。”通过劳务、分红、种植果树,刘润喜家的收入越来越多。2017年,刘润喜一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南沟三农展览馆内,南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清晰可见。从2013年的4230元到2019年的15850元,南沟村通过整合土地、劳动力、生态资源等要素,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依靠龙头企业引领,建立了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村集体、群众和企业的三方互惠共赢。
“家里有了存款,媳妇好娶了”“柏油马路通到了家门口”“土窑洞不住了,都住新房了”……谈及生活的变化,村民们都干劲十足。南沟村也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安塞区委书记任高飞表示,“三变”改革还要往深里推,要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土地入市实现效益最大化,释放出“三变”改革的最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