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坤)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对全国各自贸区改革探索的37项优秀试点经验进行复制推广。记者7月8日从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了解到,此次获全国范围推广的“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试点经验,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所创,其原型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综合交通枢纽,有60多家航空公司驻场运行,日均起降航班900多架次,飞越航班1700多架次。曾一度因空域、时刻、机位等资源矛盾,使得该机场每天约10%的航班不正常成为常态。
为了突破制约瓶颈,提升运行品质,西安咸阳机场公司联合民航西安各单位在运行组织管理上谋变革,于2017年正式挂牌成立西安咸阳机场运管委,通过构建决策层、协调层、组织层、实施层四级协同管控框架,将航空公司运行管理体系、机场保障管理体系、空管运行服务管理体系和政府监督管理体系融为一体。运管委还全面整合了空管、机场、地勤等8个运行主体、20多个生产信息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时间节点可预测性,保证了各单位间信息畅通,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机场整体运行效率。
此外,“地协同放行”“航班分类处置”“不利条件运行”“关键资源统筹”“地面运行督查”“运行评估提升”等机制的创新协同运行,也让机场的放行正常率和始发正常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地面滑行时间、关舱等待时间和航班延误时间明显缩短。
数据显示,自西安咸阳机场运管委成立以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出港航班平均滑出时间缩短3.5分钟,累计减少碳排放8万吨—9万吨,按照机场4000万量级估算,预计每年可节省燃油成本5000万元左右。
试点案例评估意见指出,西安咸阳机场协同运行模式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打造国家航空运输枢纽方面的重要举措,切实提升了机场航班的正常率,带动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一条具有显著可复制推广性的改进型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