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昊天康斌
6月17日,汉中市南郑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委员们围绕红色旅游、营商环境、茶叶发展、职业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建睿智之言、献有用之策。
南郑区共有何挺颖烈士故居、中共陕南特委代表大会旧址、中共映南军委遗址(陈小屏故居)等10余处著名革命遗址。“其中左明烈士墓、左明故居、青石关红色交通线遗址等大多呈串珠状分散在汉通公路沿线。”南郑区政协委员、大河坎妇联主席廖霞认为,利用汉通公路沿线的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南郑红色旅游走廊,对于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实现南郑区旅游产业追赶超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廖霞建议,一方面要把建设汉通公路沿线红色旅游走廊列入市、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依托红色资源、绿色山水、本土文化,打造汉通公路红色文化旅游走廊,并逐渐启动《红色交通线》影视拍摄计划。另一方面要深化与川北红色旅游合作,建立开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是南郑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南郑区政协委员、民建南郑支部副主委冯树杰说,目前优化营商环境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放管服”落实不到位,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
冯树杰建议,要建立政府部门定点精准帮扶制度,落实“四上”企业帮扶培植任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要大力推进人才兴企工程,落实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机制,加快工业园区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要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茶叶产业是南郑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也是茶农实现长效脱贫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截至去年底,茶园面积达到22.6万亩,可采摘茶园16.3万亩,并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了13个茶叶扶贫工厂,目前茶叶产业年产值已达14亿元。
“市场认识不足,产业指导思想有待调整。”在南郑区政协委员、汉中福地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永峰看来,在汉中市委、市政府整合打造“汉中仙毫”的过程中,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更趋向于地方特产属性,由于对企业资质和产品质量要求较低,产品质量缺乏统一标准,因而无法打造行业标杆。
常永峰建议,将南郑茶业产业发展重心从产能建设向品牌建设转变,依托茶叶品质优势,打造名优茶业品牌,提高品牌红利。培育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品牌,将“汉中仙毫”核心产区和“汉中红”研发地共同打造成二者的品牌所属地,以点带面带动产业发展。
201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给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特别是对比关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1:1的发展目标,南郑区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上还有很大差距。”南郑区政协委员、南郑区职教中心高级教师李海琳说,目前南郑区职业教育整体规模小,办学效益不明显,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薄弱。
“职业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场地等,政府要加大财力支持。”李海琳建议,应在专业教师聘用上给予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破解招生难、发展难问题,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社会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