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立足特色 让茯茶走向更大市场
——咸阳市政协委员建言茯茶产业发展
  □记者唐冰韩永国
  起源于陕西泾河之畔的茯茶,历史悠久且极具神秘色彩,有着“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的美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区域内注册的茯茶企业就有100余家,年产可达到7500余吨。但国内市场茶品种繁多,如何让这颗黑茶之星愈发闪亮?在咸阳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多名政协委员建议,应坚持对茯茶制茶技艺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多种方式、结合旅游等业态大力开展宣传,让茯茶在不断走进人们生活的同时,走向更大的市场。
  咸阳市政协委员、陕西省泾阳县裕兴重茯砖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利,同时也是陕西省裕兴重散茯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看来,一块小小的茯茶,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与智慧,而茯茶制茶技艺的传承正是其发展的根源所在。
  制茶业是一个依赖经验积累的行业。但罗荣利发现,如今的年轻人,愿意耐下性子去学习茯茶制作技艺的越来越少了,长期这样下去,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出现严重的断层问题。
  罗荣利认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咸阳茯茶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制作技艺层面如果后继无人,就会面临极为尴尬的发展困境。他建议,应开展茯茶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对这门古老的技艺产生兴趣,进而愿意去学习它、传承它。
  罗荣利的想法与市政协委员、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薇不谋而合。
  “我们的传统技艺其实是有许多人喜欢的,但前提是先要让大家知道有这样一种技艺。”去年一次调研期间,王薇了解到,三原县一所学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传统舞龙、捏面人等引入到校园中,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喜欢,并且参与度都很高,以舞龙队来说,人数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孩子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也学习了自己喜欢的传统技艺,传统技艺也因此被更多人熟知,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调研结束后,王薇就在思考,如何能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走进大学校园?“茯茶是我们咸阳的一个特色,它的制作技艺也是一项非遗文化,但仅靠传承人去发展,很受限制,而大学校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去年11月,结合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王薇与罗荣利的茯茶企业合作成立非遗研究小组。她认为,相对来说,大学生理念先进,接受事物的程度较高,在大学校园这个环境里,非遗文化也更容易被认识,这对非遗文化的传播是很有益的。“我们这个项目计划做两年,使大家在学习茯茶制作技艺的同时,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茯茶文化,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我们也希望通过两年的时间,让这项非遗文化走进更多的高校。”
  茯茶是茶文化、丝路文化、农业文明的三大结合。咸阳市政协委员、陕西秦商茶文化推广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虹认为,只有将茯茶与更多产业进行很好的结合与延伸,茯茶产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咸阳湖4A级景区是咸阳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外地游客来咸阳的必打卡地。可以让茯茶搭载咸阳湖等景区形成特色产业,通过在景区内设置茯茶文化品鉴区、体验区、销售区等,常态化推广茯茶文化,增强大家对茯茶的认识。让茯茶走进更多人生活的同时,全面走向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真正让茯茶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王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