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李军张宏
2019年山阳县脱贫摘帽后,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6.42%下降到1.02%。为巩固脱贫成果,今年3月,山阳县探索建立了“四查四帮四强”防返贫机制,并在全县238个村地毯式推行,加大非贫困户致贫、脱贫户返贫的排查和帮扶力度,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困难群众穿新鞋不走老路。
怎么查?
数据筛查、入户排查、舆情调查、整改核查一杆插到底
“贫困户的收入是动态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返贫,非贫困户就怕出意外致贫。探索建立新机制,将这些情况都纳入排查之列,逐一解决就能达到长期稳固脱贫。”山阳县委书记张国瑜说道。
山阳县在建立“四查”机制中,把数据比对筛查列为排查之首。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和行业扶贫部门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比对分析,筛查出的问题现场核实,及时补正完善。
“这次排查不但过了细筛子,还建立了脱贫后群众不再返贫的新机制,彻底剜掉了穷根。”南宽坪镇镇长邓秀锋说。
“四支队伍”和帮扶干部定期深入农户走访摸底,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收入、住房等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河镇上坊组村民杜仕来因儿子患白血病返贫。工作队排查得知后,立即为他们申请了低保和大病救助,并多方联系慈善组织筹款10万余元,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同时,山阳县还把民情舆情和问题整改核查当作重点。对上级转办、群众来信来访、平台举报等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以及信访舆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对各级巡视巡察、考核评估和暗访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各级督战检查暗访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认领,建立问题清单,对标对表予以解决。
贫困户石康伟和刘开鹏,旧宅腾退拆迁补偿款一直没有兑付。村上排查研判汇总后上报镇政府,及时将旧宅腾退补偿款兑付到群众手中。截至目前,全县共筛查比对收入不稳定5074户,自查发现问题107个,建立民情舆情台账8本。
如何帮?
综合施策、对标补短、跟踪落实、特殊关爱为民解难事
“在排查清零销号行动中,帮扶补短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要用制度推进工作,以成效检验干部作为,一把尺子量到底。”山阳县县长袁良善说。
山阳县在建立新机制时,将“四帮”分类施策解风险作为一项硬措施。对重点帮扶户中因重大事故返贫的家庭,落实健康扶贫救助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体,通过低保或提高保障标准、公益岗位安置等综合性保障措施,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减少因灾因病致贫返贫。
在弱项风险户对标补短帮扶上,按照“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于收入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的家庭,精准施策,支持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实现稳定持续增收。
针对全县62户存在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措施不够有力、慢病签约服务不到位和惠农政策落实存在的漏点和盲点,精准精细落实政策,彻底消除死角死面。
同时,针对全县3680人的特困供养户、7358人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在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和监护责任的基础上,发动全县8000余名党员干部加强日常照料和精神慰籍,让他们生活得宽心、舒心、开心。
据了解,山阳对1182户2400人可能返贫致贫的农户因人施策,制订帮扶计划。对197户734人脱贫监测户和363户1157人边缘户,实施动态监测预警,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让每一户困难群众都能搭乘上小康快车。
强什么?
班子建设、集体经济、设施管护、文明新风同步大提升
山阳县在预防返贫机制中,将“四强”夯基固本促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通过持续深化“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堡垒强基、头雁培育、先锋引领、聚力攻坚”四大行动,常态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8个,累计开展“扶贫脱贫互讲互评”1703场次,解决问题2457个。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23人,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在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按照“大抓脱贫产业、大抓村集体经济、大办社区工厂”的思路,因村制宜实施“强药、扩菌、稳果、优畜”工程。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2+X”机制,全县23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得到长足发展,群众“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
加强对两类设施管理,落实管护资金和管护责任,重点抓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卫生室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运营管护工作。全县建立农村供水分公司18个,开发管水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2639个。
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增强自我脱贫内生动力。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脱贫明星”等评选表彰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爱心超市”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四查四帮四强’机制,就是为了预防一般群众不致贫,脱贫群众不返贫,享受有自信、有尊严、更加幸福的小康生活。”山阳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文说。